全麵深化改革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索
高教研究
作者:毛時玉
[摘要]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黨的十八大對於道德建設進一步的明確,表明了黨中央對於道德提升和誠信建設的決心。公民的道德素質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事關著整個民族未來的發展,這是一個民族和社會的工程,對於我國未來的文明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全麵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要任務之一,與我國的社會道德建設有著密切的聯係,是我國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然而提升公民的道德建設,提升我國公民整體的道德素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是關鍵。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教育是中華民族富強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現代社會建設的根本核心是教育的開展,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在教育全麵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全麵素質。黨的十八大成功的召開,不僅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針。在全麵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順利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了各個高校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高校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力求更好的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中所麵臨的困境
1.過於強調老師的主體,忽視學生的感受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現代大學生的個人意識有明顯的提升,對於老師不在像過去那樣言聽計從,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明確規定了學生的自主權。此外,隨著網絡技術和媒體技術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渠道獲取大量的信息,教師已經不是絕對的知識權威,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隻是引導者的角色。老師知識的權威性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強烈了,對於學生沒有了絕對的影響力。麵對教育改革的新趨勢,許多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沒有擺脫傳統的教學觀念,覺得學生不能自主的做出正確的決定,總以個人觀點處理學生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內心真實的感受。當學生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或者學生的意見與老師不同時,許多老師都不知道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或者無法忍受學生對於自己權威的挑釁,隻是想一味的以老師的權威強製學生服從管理,這樣不僅會嚴重的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時還會使師生之間造成一定的隔閡。
2.未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
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目前很多老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隻是一味的灌輸,學生被動的聽。整個教育過程都由老師主導,不管學生的掌握程度,老師隻是為了完成課程教學進度。在課堂上,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遵守規定的製度,運用由上到下的管理製度,實施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言聽計從,學生一直處於被動狀態。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不相同,學習的方式也不一樣,老師為了教學的方便,運用相同的標準來約束學生,對於學生而言很不公平。和諧的師生關係是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環節,老師的所言所行是學生最好的榜樣。然而,當前很多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容易導致師生關係出現隔閡。因此,各個高校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評價所遵循的原則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國的指導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關鍵。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本質特點。在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隨著思想意識的多元化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也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堅持這些指導思想在實效性評價中的主導地位。目前,應該重點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主要是教學質量的體現,對其過程和實際的效果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和考察,必要構建科學的評價體係,堅持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