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如何發揮育人的特殊作用
教研探索
作者:任玉兵
[摘要]學校體育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屬性。就我國教育方針而言,在學校整個教育體係中,體育並不單獨存在,而屬於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聯係的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學校體育 道德品質教育 思想教育 美育教育
學校體育,就其目的、任務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於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它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屬性。就我國教育方針而言,在學校整個教育體係中,體育並不單獨存在,而屬於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聯係的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體育中的道德品質教育
體育是一種行動的教育。通過體育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有利於培養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等道德品質。在體育活動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難,勇敢奮鬥,有利於培養勇敢、堅毅、果斷、機智等意誌。這些道德品質和意誌,在體育的實際活動中,比在教室裏的學習中更容易表現出來,教師針對學生的種種表現及時向學生進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課程更實際。因此,許多國家在製定學校體育目的任務中,都提到注意發揮體育的教育作用,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原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的決議(1966年)曾指出:“體育是形成人的道德和精神麵貌的積極社會手段,促進人的全麵協調發展……”美國確認“學校體育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教育力量。”芬蘭提出體育“在道德和社會教育方麵,能培養與社會接觸的能力,為他人著想、為人正派的品質。”新西蘭也十分重視學校體育的教育性,提出“體育不單限於身體的(範疇),而且在教育的範疇內把它做為更廣泛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利用,體育不僅以肌肉發達為目的,更廣泛的目的是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和他人比較,學習互相指導,互相幫助,讚揚對手的成功,獲得自由支配身體的喜悅……體育不僅有助於孩子們的健康,而且在更廣泛更全麵的教育過程中占有一定位置”。盡管各個國家的社會情況不盡相同,帶有不同階級的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但都一致確認體育的教育因素,重視通過體育培養年輕一代的道德品質。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是學校體育的一 個主要任務。體育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鍛煉身體,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健康、長壽,而同時肩負著社會責任,把參加體育鍛煉與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相聯係。
通過體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這是已被實踐多次證實了的。體育具有通過各種活動培養一個人的優秀品質和優良道德作風的功能,這種特殊功能,是其他學科和活動所不可比擬的。人在從事體育活動,尤其參加運動競賽時,情緒往往興奮高漲,其潛在的品質和思想作風最易真實地表現出來,而規則、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規範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這種教育過程是在極為自然,生動活潑的活動中進行的,所以一般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運動場上不僅可以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頑強的意誌品質,而且可以培養遵守紀律,服從裁判、禮貌待人、顧全大局等好作風,這些,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