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行大閱讀教學
教研探索
作者:陳芳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大閱讀
一、培養大閱讀的興趣
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對學生具有主導作用,而且還有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教師要能用自己的真情去撥動學生的情弦,點燃學生的閱讀火苗,使他們的學習迸發出生命的活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生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很投入地到書的海洋中去翱遊。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師有豐厚的積澱,在教學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學生會悄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也自然會感受到閱讀的精彩和魅力。學生是老師的一麵鏡子,喜歡閱讀並能學以致用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並不僅僅是閱讀。
二、營造大閱讀的氛圍
1、閱讀環境的創設。學校的整個環境建設要以學生的發展、提高為中心,體現學生是校園的主人,滿足學生渴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學生能從自己所觀察到“風景”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校園文化的審美樂趣。班級建設也要有濃厚的文化意識,班級的對角、板報、牆壁等應該是向學生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學生在閱讀這些版麵的過程中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那閱讀的興趣自然是非常濃厚的。所以,良好的環境建設能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會由被動的閱讀走向主動的閱讀。
2、閱讀心情的營造。閱讀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而不是成為一種通迫,一種痛苦。學生在教室的時間是很長的,如果教室總是鬧哄哄的,使人無法靜心閱讀,這對許多渴求知識、喜歡閱讀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摧殘。教室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理想場所.在具體的做法中必須要讓樹立學生這樣的意識:人人都有擁有理想的學習環境的權利學生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會心情愉悅,能更好地與書本交流,與作者交流,衡發共鳴。
3、構建大閱讀的平台。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喜歡交流表達、喜歡施展的特.點來體現“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的要求,體現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的特殊性,以及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特點,讓學生在實踐中享受、展現閱讀的精彩,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筆者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有了真切的體驗,對語文的學習有了許多的感性認識,也不再覺得語文是抽象的,而是可以通過的自己的各種感官去參與去體驗.變得具體可感。
4、豐富大閱讀的評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