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拓展社區工會職能 促進和諧社區構建(1 / 2)

拓展社區工會職能 促進和諧社區構建

理論研究

作者:張軍峰

[摘要]通過對社區工會如何拓展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其在維護權益、確保穩定、促進發展積極作用的思考和嚐試,探尋社區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新思路。

[關鍵詞]社區工會 職能 和諧社區

在企業,工會組織是廣大職工學習提高、表情達意、相互溝通、求得幫助的職工之家。在社區,工會組織是廣大勞動者和離退休職工家屬參與管理、利益訴求、尋求救助、共居共建的和諧大家庭,社區工會承擔著建設職工之家和文明大家的雙重職責。為此,社區工會要不斷拓展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在維護權益、確保穩定、促進發展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努力構建和諧新社區,為企業的改革發展服務。

一、拓展維護職能,保障“三個群體”的基本生活

1、健全救助體係,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麵對困難群體,社區工會必須從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出發,首先,積極為符合條件的家庭申請辦理社會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為符合大病救助對象辦理大病救助補助,切實把國家的政策落實到位,做到應保盡保。其次,調查社區新的生活困難家庭、臨時困難家庭和低保邊緣家庭等情況,及時救助那些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難家庭,並注意將調查到的情況分類,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困難。第三,社區工會要為困難群體的再就業、就業、創業提供必要的幫助,如組織轉崗培訓、崗前培訓、創業技能培訓以及收集提供就業、創業的相關信息等。

2、協調各方力量,推動送溫暖工作社會化。除了積極尋求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救助部門幫助外,應積極組織和動員各方麵力量,共同開展幫扶救助工作,在社區營造關心、支持、幫扶困難的濃厚氛圍,推動送溫暖活動的深入開展。一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帶動社會廣泛參與。二是組織熱心社區公益的企業、工商界人士開展向困難職工、向困難勞模獻愛心等活動,多渠道籌集送溫暖資金。三是圍繞特殊困難群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動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四是大力宣傳工會送溫暖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集中宣傳送溫暖活動的成效、成功經驗和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3、保障和維護優撫群體的合法權益。社區工會要著重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兩個積極因素,維護優撫對象的權益,千方百計地提高各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和醫療補助,加強對退役士兵的職業培訓,幫助退役士兵就業創業,落實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製度,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二、拓展教育職能,確保社區的和諧穩定

1、強化教育,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一是加強社區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樹立起做好社區管理工作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清除後勤服務工作“沒出息”、“低人一等”、“沒地位”的錯誤認識,使他們熱愛本職工作。二是加強社區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牢固樹立熱情服務、敬業奉獻的服務理念,認真負責地做好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三是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上做到“三心、四勤、四快、五到位”:即熱心、耐心、誠心;腦勤、嘴勤、手勤、腿勤;走訪調查快,掌握情況快、拿出措施快,處理問題快;工作到位、責任到位、方法到位、處理到位、效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