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影響和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緩解作用
企業成長
作者:劉鑫
[摘要]互聯網的金融通過信息透明化、操作高效化、安全保障化等機製,鼓勵各類投資者與企業融資者進行對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努力成為我國金融服務的有效補充,對傳統的融資模式產生了有力的衝擊。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融資模式 中小企業融資
1 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及其模式
1.1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曆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麵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1.2當前國內主要互聯網金融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傳統的金融借助互聯網渠道為大家提供服務。這個是大家熟悉的網銀。互聯網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應該是渠道的作用。第二種模式,類似阿裏金融,由於她具有電商的平台,為它提供信貸服務創造的優於其他放貸人的條件。互聯網在裏邊發揮的作用是依據大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而得到信用支持。第三種模式,大家經常談到的P2P的模式,這種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務,這種中介把資金出借方需求方結合在一起。第四種模式,通過交互式營銷,充分借助互聯網手段,把傳統營銷渠道和網絡營銷渠道緊密結合;將金融業實現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的轉變;調整金融業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係,共建開放共享的互聯網金融平台。
2互聯網金融的SWOT分析及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影響
2.1互聯網金融的swot分析
S(優勢):平台優勢,互聯網是當下許多年輕人生活的一個主要內容,這使銀行麵臨如何吸收新客戶的問題;效率優勢和信息優勢,在互聯網時代,產品更容易獲取,銷售更加快捷,營銷更加有針對性,定價更加合理。對獲取消息的加工、處理方麵,互聯網公司比銀行要厲害。
W(劣勢):缺乏品牌優勢,金融的本質即信用,而銀行的信用即品牌;缺乏財富管理的優勢,銀行目前都已擁有一批客戶經理,他們很了解客戶的需求,知道怎麼去給客戶配置各種金融產品;缺乏自我的開發渠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投入來開發,麵臨傳統融資方的挑戰。
O(機會):中國網民的數量在大幅度的增長,到2012年底網民的數量已達到3.25億人。以躍居為世界第一網民國家;網絡銀行的興起,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技術基礎。
T(威脅):監管的複雜程度加大,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監管體係;投機機會增加,熱錢效應會更加頻繁。
2.2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影響
一是互聯網金融的到來使券商傭金進一步下降,甚至有可能下降到零傭金。二是券商內部板塊經紀業務會受到最直接最明顯的衝擊,一旦牌照直接放開,有相當一部分的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會大幅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過高。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全能型券商數量會大幅下降,過分依賴經紀業務的券商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專業化的經營壓力會進一步增大,有的券商就是做並購的,有的券商就是做固定收益的,從而走專業化的道路。三是互聯網金融不光影響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它對整個國民經濟影響非常大,一方麵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風險隨之而至,另一方麵互聯網金融或有助於經濟結構轉型,使整個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四是在相關監管規則方麵需要進一步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