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研究
教學方法
作者:蔣曉英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加強情感培養既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素質教育落實的保證。重視情感培養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從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怎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兩方麵進行論述,進一步證實了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的重要性。
[關鍵詞]情感 體育教學 培養
1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1情感教學能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參與意識和表演能力都很強,但是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如果比較單一、教學的方法不得當,他們的生理、心理就會產生疲勞,他們的學習情緒和效率就會大大降低。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堂就會變得生動、形象、有趣。教師簡潔幽默的語言和肢體語言,會讓學生在笑過之後得到啟示、受到教益,恰當的運用幽默藝術能使教學氛圍更活潑、輕鬆、和諧,更能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無限熱情。因此,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情趣,還能讓他們感到體育鍛煉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情感教學就在無形中對學生起到了無窮的推進力量。
1.2融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主動學習?新課標強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倡導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所有的“教”,都是為了學生的更好的“學”。感情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如果在課堂中教師能為學生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就能產生心理相容、思想溝通、情感交流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信任和尊重學生;要把自己對學生的感情,準確地、及時地傳遞給他們,他們就會把老師對自己的積極評價不斷內化,從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內驅力,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學生在感受到老師誠摯的愛時,便產生一種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進而對老師產生由衷的信賴,“親其師 ,信其道” 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內驅力,學生學習就會變得更積極主動。
2情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
2.1尊重信任學生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小學生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主見、有一定的潛力、且獨立。在教學中,老師要學會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做學生的合作者。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對學習內容、方法的選擇,應從課堂的指揮者、主宰者轉變為與學生合作學習的夥伴和參與者。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給他們選擇學習內容和改變學習方法的空間,作為教師,要使自己的課堂變成學生樂學的課堂,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法、學法、評價法,要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的自尊與自信,構建人性化教學體係。
2.2以感情為基礎,促進學生學習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和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橋梁,師生之間的情感、興趣、能力交流隻有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中才能進行,學生才能大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合理運用形體語言,起著“潤物無聲”的效果。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神的運用可以使師生在無聲的交流中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教師及時的表揚、鼓勵,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手勢既能傳遞思想,又可表達感情,具有無聲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教學中教師適時的大拇指讚揚法和擊掌鼓勵法會讓學生感到自我的價值存在,從而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內驅力,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教學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表現出教師愛的真情,才會給學生一種自然的親合力,有助於形成學生積極、愉快的心情,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架子,走進學生中間,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學生才能夠自覺而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才能夠激起學生自覺學習、樂於學習的願望,從而達到使他們熱愛體育、追求體育目標,全麵健康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