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問中提高
教學方法
作者:祁秉思
[關鍵詞]指導預習 問題教學 設問練習 簡結轉新
一、四個步驟貫穿新課,節節有利師生成長
實施問題教學法通常包括指導預習、問題教學、設問練習、簡結轉新四個步驟。
1.“指導預習”,精要設計兩、三道引領性的預習問題,用以指導學生明確開展該課程內容學習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標要求及達到目標要求的主要途徑和辦法。還要求學生對教材做筆記,把在自學中的收獲、認識及困難、問題明確下來,以便在課堂教學時提出交流、討論、探究。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鍛煉,又避免了預習的盲目性,有利於下一步的有效教學。
2.在“問題教學”階段,首先指導學生交流學習的收獲,借以了解其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大致情況,檢查預習的效果。接著,進行啟導提問討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討論,合作探究,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在這樣合作探究的教學情景中,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探究與創新精神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的教學機智則可能因學生提出的意料之外的問題而展現,也迫使教師備課、學習更認真、全麵。
3.如果說“問題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學習內容,達到應有的目的,是“掌握知識”的階段,那麼“設問練習”則是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階段。新課教學安排好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應用的能力。
4.每一節課都少不了總結,“簡結轉新”則高度概括了這一環節的主要做法和作用。由於它總結了問題,從而使教學重點得到了強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固,對已達到的能力感到欣慰,對下一個問題的挑戰欲望也會增強。
二、靈活運用指導複習,鋪橋引路順利提高
在進行現代文閱讀複習時,也可結合運用問題教學法來進行。我的做法是:
1.強化理論知識,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內容(中心思想、感情態度、觀點立場等)和形式(思路安排、語言特色、表達手法等),要讓學生回憶課堂所學,理解記住這些基本的知識。
2.教給學生閱讀規律,讀完一篇文章,可結合它的題裁特點提出:“文章寫了什麼?”把握基本的寫作內容、對象;再自問:“文章是怎麼寫的?”把握文章的思路、寫作手法;最後思考:“文章為什麼這樣寫?”深一層地探究作者的思想傾向、寫作意圖。這是三個基本的大問題,明確示範出來是給學生一個拐杖,讓他們不至於迷途。
3.啟發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自問自答、互問互答。如以“不寫這些段落行嗎”為形式理解段落層次對文章整體構思的重要性,以“換用別的詞行嗎”為形式比較體察用詞的準確精妙,以“哪個句子寫得最好”為形式理解句子的修辭效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