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智鬥玉皇大帝(1 / 2)

相傳鬱林水鳴鎮與新和村這地方一直流傳著玉皇大帝與土地公智鬥這個頗負盛名、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

傳聞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化身布衣神遊路過水鳴鎮新和村此地,駐足茶棚欲行暫坐歇息,卻親身體會了一方民眾的醜態,也就是凶惡無理的一麵,想不到這小小的茶棚就出現了那麼多的劫匪!

當時正有一波外地人經過,被劫匪強行留下了所帶的物品,有些人還被強盜打得眼青嘴腫、血流淋漓的了。

之後強盜又盯著茶棚這裏看,目光全落在了玉帝身上,玉帝那一身上好的行裝,這大概就是強盜的興趣所在吧!

那夥強盜大搖大擺的走了過來欲行對玉帝下手時,一旁的茶泗老板上前攔住了,這些強盜才打消了對玉帝動手的念頭!

待強盜離去後,茶店老板才對玉帝說;“這幫強盜本是同村,都是一些專幹偷盜搶劫勾當的人,剛才可能認在自己是同村的份上,才不對你動手的。”

玉帝因而對此大大的不滿,在這個若大的水鳴鎮單單小小的茶棚竟有如此之多的惡民,那麼對於整個水鳴來說呢!

待玉帝返回天庭坐上朝殿時、第一件事就是與諸神商議著水鳴鎮新和村這一帶的惡民!

玉帝喚來神兵速招管轄水鳴鎮新和村這一帶的山神土地公麵見嗟討。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一雙持槍握戟的天兵天將就引領著那土地公上了朝堂,然後雙雙退後分別站在殿門的兩旁守著,大殿下諸位神仙排列有序的嚴陣已待著,都一副小心謹慎樣的,高座寶殿上的玉皇大帝隱約透露著一種不可侵的天威,也就是那所謂的王氣。

土地公叩見玉帝後,玉帝龍顏大怒、直接就把當日的情景道了出來,最後還加了一句“水鳴鎮一地屬你管轄,為何出了如此之多的惡民。”

土地公聞言後麵帶徨恐之色的揖恭叩罪著、然後言道;“小神這就下去嚴懲那幫刁民。”

玉帝認為這事必須得嚴辦,於是就下令革去了土地公享受人間廟堂香火的待遇,把水鳴鎮這帶的山神土地公驅散到荒外,不得留住寺廟!

後又遂喚天兵神將移石攔江把水鳴鎮給淹了,從此抹去這一地,但眾神紛紛揖首話不當、此番懲罰太過嚴重,認為那些無辜受牽連的子民不應因此受重罪。

玉帝聞言含首沉思半刻點點頭而道;“諸位所說在理,但有過不可不罰,便又傳令下去今晚調集天兵神將盡力移石攔江淹水鳴,填石時間以雞啼一夜為限、過了此夜不論水鳴明天如何,將不複再問罪。眾神聽旨,黎明前如有私自留身在水鳴將嚴懲、必須天明前如數返回天庭,切莫誤時。如若石滿攔江就休怪本帝的無情了!”

之後土地公滿臉喪顏的返回了水鳴,他一想到玉帝下令築石攔江淹水鳴的那一幕,他的臉想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自己因為一時的不查、沒有管好一方的安寧,反被幾個惡賊牽連到了整個水鳴鎮的人民,若玉帝真的在一夜間移石築好高堤,水鳴鎮將成為一片汪洋、這可以想象是多嚴重的事。

玉帝下令移石攔江的地方,就在今水鳴鎮通往縣道的半路上,那裏的地名喚作;“雙頭頸”,現在連同那個攔江的堤壩與附近的村莊一並稱為雙頭頸。

因為此處地理位置極其之險隘,兩坐大山從兩側綿延至此中斷,猶如兩條蜿蜒仰首相望的巨龍,形成了一處深坳峽穀,大江水就從峽穀下流過,據說隻要把這裏築成高壩便可淹了整座水鳴鎮。

現在在這雙頭頸裏的石頭上至今還留著一些被人踩出的印痕了,我們當地人一直都把它稱之為仙跡,這段故事先放著,容後再詳談!

話說土地公這邊他因為一時的失查,黯感有愧於此地的群眾,自己時常受益於人們的祭貢,現在大禍將至,卻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的到來,土地公思來想去的直跺腳、最後決定自己無論如何也得保住水鳴鎮,就算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暮從天邊黑,月色東邊起。這天的夜注定是頗負傳奇色彩的一夜,月色下,朵朵淡白的浮雲載著天兵神馬一波緊接著一波的降臨水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