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鬥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
綜述與書評
作者:陳葳
[摘要]井岡山鬥爭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史上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當前,學者們對於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研究,涵蓋了主要內容、主要方法、基本經驗、啟示與借鑒等幾個方麵。通過對學者們相關研究梳理,不僅有助於研究的深化,而且也有助於對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借鑒其成功經驗。從而有利於此項研究的不斷拓展,為今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汲取豐富營養。
[關鍵詞]井岡山鬥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綜述
井岡山鬥爭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曆史時期,開創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的發展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井岡山鬥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獨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開端,在我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學術界雖然對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起步較早,但是對於井岡山鬥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研究,則是近些年來才開始關注的。所以,當前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並不多見。
關於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現有的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在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史的著作中有所涉及。代表性的成果有:張耀燦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論》,許啟賢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劉建軍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陳登才、董京泉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江西省檔案館編彙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等。這些著作把井岡山鬥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概括,闡明了這一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輪廓和總體概貌。二是一些學者發表了有關這方麵的論文,主要有:肖小華的《井岡山鬥爭時期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和《井岡山鬥爭時期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楊宇辰的《井岡山鬥爭時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及現實意義》,肖雲玲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等等。這些論文從不同方麵對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有助於人們更好地把握其基本內容和重要作用。現就其中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所涉及的主要觀點作一綜述。
一、關於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井岡山鬥爭時期,黨和紅軍擔負了開展武裝鬥爭、深入土地革命和建設根據地三項任務。圍繞著三項任務,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廣泛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綜觀學者們對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研究,通過梳理和分類,其研究內容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從總體上把握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學者陸娟認為,井岡山鬥爭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一是廣泛開展以紅軍宗旨及任務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以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以民主思想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加強紀律約束,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製度建設結合起來。[1]學者肖小華與學者陸娟的觀點較為相似,肖小華認為,井岡山鬥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人民軍隊的創建與工農紅軍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對工農紅軍加強了紅軍宗旨掃任務、革命理想掃信念、民主思想和革命紀律教育,有的放矢地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2]還有學者將井岡山鬥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較全麵歸納為廣泛發展建軍宗旨和紅軍任務教育、建立軍隊內部的民主製度、規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加緊政治訓練和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教育和改造地方武裝、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和建立農村根據地等方麵。[3]p66總體上來說,由於當時紅軍的來源複雜、革命背景的時代特征較強、物質資源匱乏、革命意識渙散,因此,需要通過加強紅軍的宗旨和任務教育、革命理想與信念教育、民主思想與革命紀律教育等方麵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