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之行

樂·成長

作者:韓迪軒

前麵幾位同學筆下寫的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詞——春天。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最適合出遊的季節,這不,韓迪軒同學就迫不及待地來了一次“虎丘之行”。

虎丘山位於蘇州城西,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在此安葬父親,葬後三日,有白虎踞於山上,故命名虎丘山。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這聞名遐邇的曆史名勝遊玩。

一入大門,瞧過“憨憨泉”,讀了“真娘子”事跡,跟“試劍石”打過招呼,便來到一片開闊之地,中間是一大塊凹凸不平的石頭,據說是“千人墓”。當年夫差之父墓落成之夜,夫差怕有人將墓地秘密泄露出去,便請工匠到此飲酒慶賀。就在酒興大發之際,夫差摔杯為號,將所有人殺害於此,石頭被染成紅色。周邊是幾棵參天大樹,鬱鬱蔥蔥,仿佛守衛著死去的冤魂。

“千人墓”的盡頭,是一堵矮牆,上麵刻著四個雋永飄逸的大字:虎丘劍池。細細端詳,隻見劍池兩字剛勁有力,虎丘兩字卻略顯鬆散,似乎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相傳四字出自兩人之手,素有“真劍池假虎丘”之說。

穿過矮牆,拾級而上,眼前出現一汪池塘。塘邊有人工牆一座,據說是夫差之父的墓門所在。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在此憑吊。墓門一直緊閉,從未開啟過,成為亙古不解之謎。

池塘上方,是聞名中外的虎丘塔。虎丘塔建於五代。磚身木簷,是我國古代磚塔的代表作。從宋代以來,塔身多次遭到火災,塔身也向左傾斜,被譽為東方的比薩斜塔。

站在虎丘山上,眺望遠處的蘇州城,我感慨萬千,為蘇州的曆史驕傲,也為蘇州的新顏自豪。

我愛虎丘!

看過這一期的精彩習作,你對寫景狀物是不是有了更多的體會?說出來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