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3月 品質築就美麗人生(1)(1 / 3)

品格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而無需借助任何手段。

——愛默生

我們生命快樂的最重要和基本因素是我們的人格,如果沒有其他的原因的話,人格是在任何環境中活動的一個不變因素。

——叔本華

如果將漫漫人生比作一座高大的建築,那麼人的品質就是這座建築的根基。具有良好品質的人是聰明的人,他會在生活中得到更多人的幫助;他又是一個快樂的人,因為好品質會帶給他更多的美譽和朋友;他還是一個無比幸福的人,有良好的品質陪伴他一生,無論遇到何事他都會用一顆寬容、豁達的心去接受、去包容。良好的品質一定會化成一道美麗燦爛的光輝,照耀一路前行。

3月1日 謙虛才能進步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隻要看出同真理衝突,都願意放棄。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在英格蘭一個叫伍耳索普的小村莊。因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後,小牛頓與外祖母生活在一起。他的舅父威廉·艾斯考夫時常來探望他,並充當小牛頓的啟蒙老師。威廉·艾斯考夫是劍橋大學的畢業生,知識淵博。可以說是他將小牛頓潛質中的天才基因成分喚醒的。受舅舅的影響,1661年6月,牛頓考取了劍橋大學。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牛頓學習優秀,掌握了大量的數學、幾何及天文學知識,為他以後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牛頓的一生為世界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卻非常的謙虛。1727年3月20日清晨,牛頓逝世於寧靜的睡眠之中。

他的臨終遺言是:“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樣評價。但我卻這樣認為:我好像是一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時而為拾到幾塊晶瑩剔透的石子而歡呼,時而為拾到幾片美麗的貝殼而雀躍。可是,對於麵前的那一片浩瀚無垠的大海,我卻一無所知,而那才是真理的真正之所在。”

【劍橋箴言】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無論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3月2日 盡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

在劍橋大學的校園裏,曾經留下了王太後瑪格麗特·博福特的身影。

瑪格麗特是一個積極而又虔誠的宗教信仰者。為此,她投入了很多的熱情支持宗教和教育事業。當時的劍橋大學的校長約翰·費希爾有獨特的機會了解瑪格麗特高尚的品格。

1494年,費希爾第一次遇到王太後瑪格麗特·博福特,成了她的牧師。在16世紀初期,劍橋大學經濟拮據。約翰·費希爾知道瑪格麗特的為人,便說服她把原先準備捐贈給倫敦西敏寺教堂的錢,改為捐贈給劍橋大學,得到了王太後的響應。

1504年,瑪格麗特規定了傳教士有6年的傳教時間“讚頌神聖的耶穌和純潔的瑪麗亞”。1505年,她在劍橋接手了創立於1437年的一所小型神學院,並加以擴建,改名為基督學院。當時她與費希爾校長為學院訂立了一係列的嚴格的校規,規範學校的教學秩序。6年後她又資助創立了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在王太後的資助下,7年內劍橋矗立起兩所新學院,人們被王太後的恩典所折服。人們認同並讚美瑪格麗特的品質和德行,常常懷念她的事跡。

【劍橋箴言】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能做的是盡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每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時,就能感到莫大的快樂——這一刻你會覺得自己是有用的。

3月3日 尊嚴比生命更可貴

尊嚴就好比是一個人挺立著的脊梁,也是人活在世上最根本的支撐。

楊格博士是劍橋大學的一位詩人。有一天,他和幾位貴婦人乘坐遊艇,泛舟泰晤士河上,他吹著長笛。這時,詩人看到一隻軍官船向遊艇靠近時,就不吹長笛了。一位軍官要求他繼續吹笛,否則要把他扔進河裏。詩人怕嚇著那些貴婦人,隻好照辦。

傍晚時分,他遇見那個曾經對他粗暴無禮的軍官,冷冰冰地說:

“今天,我是為了使我的同伴和你的同伴避免引起煩惱,才服從你那傲慢的命令的。現在,為了使你真正相信,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會像一個披著軍服的人那樣有勇氣,明天一早,就在此地決鬥。”

第二天早晨,這兩個決鬥者在約好的時間裏,在指定的地方碰麵了。就在這時,詩人卻舉槍瞄準了他。“幹什麼?”“你想暗殺我嗎?”

“不是的!”詩人說,“不過,你得在這兒跳一分鍾的舞。否則,你就會是一個死人了。”接著是一場小小的爭執。可是詩人似乎是如此暴怒、如此堅決,軍官隻好被迫屈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