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11月 細節成就完美(2)(1 / 3)

那些抱怨命運不濟的人們,那些愛妒忌他人成就的人們,是否該反省一下自己的態度。沒有認真利用我們的眼睛,也沒有發揮大腦的全部智慧,又怎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裏尋找到財富的機遇呢?

11月12日 你的舉動反映你的修養

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

一位先生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要雇一名勤雜工到他的辦公室做事。約有50多人聞訊前來應招,但這位先生卻隻挑中了一個男孩。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問道,“你為何喜歡那個男孩?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

“你錯了,”這位先生說,“他帶來許多介紹信。他在門口蹭掉腳下帶的土,進門後隨手關上了門,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殘廢老人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幹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

“其他所有人都從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書上邁過去,而這個男孩卻俯身拾起那本書,並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著整潔,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幹幹淨淨。難道你不認為這些細節是極好的介紹信嗎?我認為這比介紹信更為重要。”

【劍橋箴言】

諾貝爾曾經說過:“要想獲得成功,應當事事從小處著手。”決定成敗的往往是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從這些細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格教養和內涵。

11月13日 堅持原則不動搖

細節是一種習慣。

1981年春,當時身為副總統的布什正在飛機“空軍2號”上飛往外地。突然,他接到國務卿黑格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出事了,請你盡快返回華盛頓。”幾分鍾後的一封密電中告知他裏根總統已中彈,正在華盛頓大學醫院的手術室裏接受緊急搶救,於是飛機調頭飛向首都華盛頓。

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前45分鍾,布什的空軍副官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副官突然想出了主意,他說:“如果按常規在安德魯斯降落後,再換乘海軍陸戰隊一架直升機,飛抵副總統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布什卻決定照常規行事。

“我們到達時,市區交通正處高峰時期,”副官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擁擠,坐車到白宮得多花10~15分鍾的時間。”

“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做。”布什解釋道,“隻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隻能有一個總統,副總統不是總統。

【劍橋箴言】

從一個小細節可以洞悉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以及其行為準則。注重細節本身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折射著一個人的人格魅力。

11月14日 關注別人從讚揚開始

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是一種功力。

心理學家正在街口一家郵局排隊寄一封掛號信。心理學家發現那個郵局的職員,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煩——稱信件、賣郵票、找零錢、發收據,年複一年重複工作。心理學家對自己說:“我要使他喜歡我。顯然,要使他喜歡我,我必須說一些好聽的話,不是關於我自己,而是關於他。”

當郵局職員在稱心理學家的信件的時候,心理學家熱情地說:“我真希望有你這種頭發。”郵局職員抬起頭,有點驚訝,麵孔露出微笑。

“嗯,不像以前那麼好看了!”郵局職員謙虛地說。於是,他們愉快地談了起來,而他對心理學家談的最後一句話是:“相當多的人稱讚過我的頭發。”

【劍橋箴言】

對一個人的關注程度不能隻是停留在嘴上的泛泛之談,或者是華麗的言辭上,要從一個細小的方麵注意對方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對方不一般的地方才是一種真心關注人的表現,這樣才能迅速得到別人的友情並成為他的朋友。

11月15日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細節是決定命運的重要因素。

園丁正站在街角的一家小店打電話。他故意嘶啞著嗓子問:“你好!我是打電話來應征做園丁工作的。”

沒想到對方卻拒絕了他:“對不起,我對現在聘用的園丁非常滿意,他是一位盡責、熱心和勤奮的人,所以我這兒並沒有園丁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