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回 大戰終結——善後(1 / 2)

八點多鍾,天已經完全黑透,在經曆了幾天炮火紛飛的日子以後,香港難得的迎來了一個平靜的夜晚。雖然實行了霄禁,但並不能阻止人地兩熟的土著們私下串聯,各種謠言滿天飛,光怪陸離的程度能讓風多識廣的幸存者咋舌,不過短毛匪已經贏了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了。

西營盤東邊街的福記北貨行後院,一間偏房裏,幾個三四十歲的男人正在昏暗的燭影下低聲交談。坐在上首的是福記北貨行的老板,郭家幾兄弟的老大郭福全。郭福全今年四十四歲,原本是湖南人,十多年前因在家鄉得罪了士紳,便和幾個兄弟來了廣東,用了十年時間掙下了幾家店鋪,也算小有資財。剛才幾個本家兄弟已經把自己打聽來的消息都說了一遍,雖然都是一些支離破碎的小道消息,但也讓幾個人拚湊出一個大致的情況。郭福全沉吟一番,然後才開口問道:“這光複軍現在已大獲全勝,往後我郭家該如何自處,大家都說說看吧!老二,你先來!”

“我看還是靜觀其變的好。”一直做洋貨買賣,與英國人多有往來的郭福安說道。他與英國人打了七八年交道,對英國人的情況有所了解。雖然他不知道什麼叫綜合國力,但也不看好光複軍,認為其不過借了地利人和之便,必不能長久。但他也知道謹言慎行,有些話不能胡亂出口,沒見老大已經不把那夥反賊稱為短毛匪了嗎?

郭老二打馬虎眼郭老大又怎麼會猜不到他的心思呢!正待再問其他人,卻聽到屋外的“大聲公”又響了起來。光複軍每占領一片區域,便在高處架一個大喇叭,專門播放安民告示。因為聲音很大數裏可聞,有好事之人就給它取了個“大聲公”的渾號,離福記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個。

屋裏眾人以為光複軍又要播放安民告示,誰知道“大聲公”裏傳來的卻是一個洋人的聲音,聽得大家一頭霧水。最後還是略通洋話的郭老二告訴大家,說話的是洋人的提督,他本人已經成了光複軍的俘虜,同時宣布英軍已經戰敗,並要求還散落在外麵的洋兵速到金鍾軍營繳械,如果不在明日天亮前自首的話,光複軍必將嚴懲。還有就是要洋人平民明天到金鍾軍營登記身份,光複軍保障平民生命財產安全雲雲。

聽完廣播,屋裏的人麵麵相覷,隻聽說洋兵敗了,沒想到敗得這麼慘,連提督都讓人生俘了。這麼說來洋兵怕是已經全軍覆沒了,在他們的認知裏,軍官總是最先跑路的。說是保障平民生命財產安全,估計是要剝那些洋商的皮,眾人原本打的首鼠兩端的主意,方方麵麵都不得罪才是上策,現在看來這個主意不一定行得通。但隻在一邊下注,這個決心又不好下,還是老大郭福全當機立斷,馬上改變了議題。“這次勞軍,我們郭家出多少錢,大家都說說看吧!”

申行時要斯賓托齊做的事就是讓後者喊話,以便還呆在港島上的英軍的遊兵散勇認清形勢,主動出來自首,除非他們想跳海。雖然大家都不認為英軍士兵有打遊擊戰的能力和條件,但任其流落在外麵也是個安全隱患。

把斯賓托其的講話錄過音,申行時便讓人帶將軍去休息。在坐的前指的頭頭腦腦們就沒那麼好命了,還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著他們。

“傷亡已經統計出來了。”申行時拿出一份下麵剛送上來的文件,“從淩晨追擊到下午英軍投降,士兵共陣亡八人,受傷二十二人,其中六人重傷。”因為光複軍的醫療水平領先於時代,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不治的病症都不算什麼,這裏說的重傷,都是致殘或是大出血之類的重症,身體裏有幾塊彈片都是小意思。“我們自己人陣亡一人,傷五人,沒有重傷。”念到這裏,申行時的語氣和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雖然以前在原時空也經常遇到同伴犧牲,但這一個卻是在新時空裏犧牲的第一個。一直以來戰事的順利,讓全軍上下都看不起英國人,認為其戰鬥力隻有二十(清軍當然是戰五渣),而光複軍則是一百。第一個烈士的出現也是給大家一個警醒,英國人的子彈也是會打死人的,也是給那些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澆了一盆涼水。

看到大家的情緒有些低落,申行時笑了笑,“打仗總是會死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讓烈士白白犧牲,一定要在這個時空重建屬於我們的新社會。”接著他又拿起第二份報告,“這幾天的戰鬥共造成十一名中國平民死亡,三十七人受傷,另外毀壞房屋五十多間。打壞的房屋我已經帶人去看過,也做了賠償。至於這些傷亡的平民要不要賠償,賠償的話金額怎麼確定,還沒有定好標準,大家都發表一下意見!”畢竟毀壞房屋的主要責任在光複軍,有些是被裝甲車撞壞的,有些則是因為士兵以人家的房頂為陣地,被英軍還擊的炮火打壞的,這些損失光複軍當然應該賠償。而在戰鬥中死傷的平民,一部分是因為光複軍的誤傷,尤其是迫擊炮,這一部分的賠償也是天經地義的。問題是另一部分為英軍打死打傷的平民,是否對其進行賠償在前指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是要求一視同仁的,例如後勤主任,他的理由是“這些人是我們的祖先,說不定某些人的爺爺的爺爺就在這裏,我們應該善待他們。在賠償的問題上也應該秉承公平的原則,畢竟他們出現死傷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和英國人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