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絕大多數的考生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製定一個良好、滿意的誌願方案,進行家庭協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常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報考地點的選擇問題,院校、專業與未來就業、升學的問題,上學期間的費用問題等。這是一個群策群力的過程。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家庭民主商議之後,應將初步擬定的誌願方案進行排序。
(6)依據初步擬訂的誌願方案重點收集分析信息按照排定的誌願方案,進一步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如,擬報考院校近幾年在本地的基本錄取情況(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招生專業、招生計劃、錄取分數的變化趨勢等),擬報考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專業有無變化、招生計劃有無變化的基本情況(今年首次在本地招生的院校,要直接向院校谘詢),今年本地考生預估成績的總體趨勢(特別是與去年的比較)等情況。
(7)確定報考誌願
在充分收集填報誌願的各種信息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和家庭的實際狀況,特別是本人的學習誌向,最終確定本人各批次的報考誌願(重點是第一誌願)。
(8)填塗誌願卡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是依據考生填塗的誌願卡中的信息進行的。所以,考生一定要認真、規範地填塗誌願卡,欄目位置要填塗正確,院校代碼、專業代碼要填塗準確,填塗用筆要符合規定,書寫的文字、數字要清楚、工整,確保將自己的意願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
4.填報誌願應避免哪些問題?
(1)家長意誌
有的家長不顧子女德、智、體諸方麵情況,也不顧子女的誌願、愛好,隻從自身的經曆,或急功近利,或以“效益”定向,把家長的意誌強加在子女身上,致使填報的誌願成了家長誌願,而不是考生誌願。
(2)操之過急
正確定位、了解政策和信息是填報好誌願的基本要素。有些考生和家長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采用所謂“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動筆就填,草草了之,很難保證誌願的有效性,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3)定位不準
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填好誌願的基礎。未找準位置就填報誌願,往往有失偏頗,有的甚至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會影響自己的錄取機會;反之,部分考生和家長不了解錄取程序,為了求穩而高分低報現象也時有發生。
(4)盲目從眾
報考“熱門”專業無可非議,但是盲目地亂擠“熱門”專業就是不可取的。近年來,考生往往隻重視“熱門”專業和就業問題,“名牌+熱門+不服從調配”已成為許多考生填報高考誌願的公式。但他們卻忽視了填報“熱門”專業的考生比較多,競爭也異常激烈,落榜的幾率會成倍遞增。
(5)填報誌願沒有“梯度”
所謂有“梯度”,就是要有“差異”,可以簡單解釋為不要在同一批次誌願中連續填報類型相同、地區相同和層次相同(每年第一誌願率均非常高)的“三同”院校。一個沒有“梯度”的誌願方案,其實際意義不是很大,會使考生錯失錄取機會。反之,每個誌願之間存有“梯度”,就能充分發揮每個誌願的作用,提高誌願有效性。
(6)硬闖體檢“紅燈”
在選報專業時,部分考生因身體條件的原因是受限製的,這在體檢時就已亮出了“紅燈”。但仍有考生選報誌願時,存在僥幸心理,偏要硬闖限報“紅燈”。然而,就算高考成績再好,這種情況也無法被錄取。
(7)輕視服從誌願
本科一批院校誌願中設置了兩個院校服從誌願,有許多考生因為在院校和專業上的不確定性(卻忽視了本科一批院校大多為國內知名學府這個實際情況)而放棄填報。在每個院校順序誌願中均設有專業服從誌願(請考生格外予以重視)。在近年來的錄取工作中,許多考生已經達到了一些院校的錄取線,但由於未達到所報專業的錄取分數,又未填報專業服從誌願而被一些院校退檔,降到下一批次院校錄取,十分可惜。
(8)填塗錯誤
規範地填塗考生誌願表、誌願卡,才能準確地反映考生的誌願。由於填塗錯誤而被錯錄,甚至因此而落選的事例時有發生。
5.如何才能做到填報誌願有“梯度”?
是不是把錄取分數高的學校填在前麵,錄取分數低的學校填在後麵就是有梯度了?某理工類考生高考成績600分,本科一批第一誌願報考甲大學(當年度該校理工類錄取最低分640分),第二誌願報考乙大學(當年度該校理工類錄取最低590分),應該說有梯度,而且他的成績也超過了乙大學的錄取最低分數線,但還是沒有被乙大學錄取。所以,不能夠簡單地從錄取分數高低來考慮梯度,而應該根據現行的錄取程序(同一批次內首先按誌願順序錄取,同一誌願再按分數排序),在填報誌願時,考慮院校報考人數與招生計劃數之間比率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