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辣椒、胡椒等應避免給孩子食用。
魚類、蝦蟹、排骨肉都要認真檢查是否有刺和骨渣後方可加工食用。
豆類不能直接給孩子食用,如花生米、蠶豆等,另外杏仁、核桃仁等這一類的食品應磨碎或製醬後再給孩子食用。
含粗纖維的蔬菜,如芥菜、金針菜等。因2歲前的小兒乳牙未長齊,咀嚼力差,不宜食用此類食品。
易產氣脹肚的蔬菜,如洋蔥、生蘿卜、豆類等,宜少量食用。
油炸食品宜少吃。
另外,孩子都喜歡吃糖,但一定注意不能過多,否則既影響孩子的食欲,又容易造成齲齒。
二、疾病預防
預防春季“三疹”的方法
3、4月份,是麻疹、風疹與病毒疹的好發季節。
“三疹”多見於小兒,且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皆有發熱、咳嗽、咽痛、出疹等臨床症狀,加之目前不典型麻疹逐漸增多,故“三疹”極易混淆。正確識別“三疹”,對於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都是十分重要的。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兒的體溫一般較麻疹為低,流鼻涕、淌眼淚輕微。常於發熱後的24小時內出疹。疹子先於麵部和頸部,可一日內遍及全身,第3天可以融合成片,極似麻疹,但其疹子比麻疹小,淺紅色。疹子從第4天起依次消退,退疹後無棕色的色素沉著斑,後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它的特點。風疹對孕婦有害,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感染風疹病毒時,容易發生胎兒畸形、死胎、流產等,最好中止妊娠。目前風疹疫尚未問世,對風疹一般以對症治療為主,要加強護理,讓孩子臥床休息,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風疹病兒在出疹的5天以後,就沒有傳染性了。因此,住在家裏的病兒,一般不需要隔離。
病毒疹一般為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呼吸道合並胸病毒所致。近年來發病數日見增多,感染者多為11、12歲的兒童。初發臨床症狀較輕,皮疹出現沒順序,以胸、腹部出疹較多,其他部位少見,且皮疹消退快,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感染了病毒疹時,可有耳後、腋下淋巴結腫大。病毒疹傳染性較強,兒童感染了病毒疹後,需立即隔離治療。患兒家庭及上學的教室應進行空氣消毒。
不宜預防接種的情況
一般來說,患急性傳染病及其恢複期,或者正在發熱,或者患心髒病、腎髒病、肝髒病、活動性肺結核和風濕熱,以前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史的小兒,不能進行預防接種,早產兒、難產兒及體弱的新生兒,需要等健康狀況好轉後才能進行接種。有驚厥及大腦發育不全的小兒不能接種百日咳疫苗,拉肚子時不能服用小兒麻痹糖丸。
此外,對某些預防接種還有特殊禁忌的:有結核病史或結核菌試驗呈陽性的小兒不能接種卡介苗;有癲癇、抽搐,或患過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如腦炎、腦膜炎、小兒麻痹症)者,不能接受百日咳疫苗、白喉類毒素及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的接種;有免疫缺陷的小兒,不能接種活疫苗或活菌;在1個月內注射過丙種球蛋白者,暫時不能接種蕁麻疹活疫苗。
預防幼兒蛔蟲的方法
15~17個月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衛生的好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為了預防蛔蟲,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在飯前便後把手洗幹淨;常剪指甲;不要隨地大小便;不吸吮手指;生吃瓜果要洗淨去皮;不要喝生水。家長要給孩子勤曬被褥。做到以上這些,不但可以預防蛔蟲,也預防了許多其他傳染病。
嬰幼兒百日咳的防治方法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由飛沫傳染。細菌侵入人體呼吸道生長繁殖,呼吸道黏膜發生炎症,產生大量黏稠分泌液。百日咳流行較廣,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冬末春初多見。任何年齡的兒童都可患百日咳,但以1~6歲為多。
百日咳的臨床特點是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常伴有深長的雞啼樣吸氣聲。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傳染期長,從潛伏期末的1~2天,至病初的2~3周,均有極強的傳染性,這正是集體兒童中易流行此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