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輔臣叛變清朝之後,康熙皇帝寢食難安,在朝堂上大罵圖海無用,這時周培公上書康熙皇帝說:“皇上,王輔臣雖強,但畢竟是孤軍作戰,隻要不讓他與南明連成一片,用不了多長時間必能攻克,而且我看王輔臣並不難對付,難對付的是南明的那個兵部尚書程普,如今我大清朝水師今非昔比,我們可以讓水師攻打台灣的鄭經,到時鄭經不敵南明必會派程普去支援,到時我們一麵死守台灣,一麵攻打王輔臣必能攻克,此乃調虎離山之計。”
康熙皇帝聽後點點頭說:“你的計謀確實不錯,隻是不知要派那位將軍去攻克台灣?”
周培公說:“施琅將軍精通水戰,且與鄭經有殺父之仇,若施琅將軍領兵必能攻下台灣。”
康熙皇帝搖搖頭說:“施琅雖然精通水戰,但他乃是將才,收服台灣,必須還要有一位帥才統籌全局。”
周培公低頭想了一會說:“皇上,臣認識一位朋友可以擔此重任。”
康熙說:“是誰?”
周培公說:“此人乃是一個奇人,名叫姚啟聖。”
康熙:“姚啟聖,我對這個人倒是頗有印象,你說的就是那個擅開禁海的姚啟聖吧。”
周培公說:“正是此人,別人的官是越做越大,而他的官卻是越做越小,全因此人性格,此人嫉惡如仇,一次遊蕭山,遇到兩個兵卒搶掠一雙女子,姚啟聖拔出佩刀殺了那兩個兵卒,放走了那兩個女子。此人視錢財如糞土,曾自己出錢修建了三江閘,西江塘。此人軍紀嚴明,手下之兵從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而且此人關心百姓疾苦。”
康熙:“嫉惡如仇,視錢財如糞土,軍紀嚴明,關心百姓疾苦,好,我要的就是這樣的帥才。傳旨,速召姚啟聖麵聖。”
周培公:“啟稟萬歲,現在姚啟聖正在盛京的一個馬場任九品司廄。”
康熙皇帝哈哈大笑說:“速速宣旨,封姚啟聖為征明大元帥,即刻上任。圖海朕命你戴罪立功,支援寧夏以防明軍與叛軍連成一片,索額圖,朕命你領兵十萬開赴山西,伺機再次攻打王輔臣。”
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由姚啟聖任元帥,施琅任大將軍,十萬大清水師浩浩蕩蕩從山東青島出發,浩浩蕩蕩地開往台灣。
鄭經得知清軍來犯,馬上命陳永華率兵抵擋,陳永華立刻率大明水師出戰,大明的戰船經過程普的改造,都配備了多枚大炮,另外還裝備了早期的魚雷——火龍出水。
清軍雖然人多,但由於明軍的武器比較先進,幾仗下來,明軍並沒有處於下風。姚啟聖指揮清軍占領了福建沿海,讓福建沿海的居民都遷到了離海比較遠的地方,並派清軍的水軍專門攻擊明軍的商船以及各種運送物資的船隻。對台灣明軍實行遷海禁島,想困死台灣的明軍,陳永華多次對清軍發起攻擊,但台灣明軍以水軍為主,清軍水軍見到明軍水軍就逃。岸上明軍又打不過十萬清軍,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南明福建巡撫也多次配合陳永華作戰,但姚啟聖極會用兵,明軍始終未能攻下福建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