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位家長,談了他是怎樣幫助女兒迅速從數學考試失利的煩惱中走出來的。這位家長寫道:
我的女兒小靜是應屆初中畢業生,經過長達一個月的係統複習後,信心十足地去參加升學考試,第一天考數學,按理講數學是她的得分科目。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中午她回到家中卻一言不發地走進自己的房裏,一頭倒在床上連聲歎氣。她媽媽趕緊湊上去詢問:“數學考得怎麼樣?”“煩死了!”小靜十分煩惱地說:“開始感覺還不錯,解題順順當當,一到第12題可糟了,怎麼也解不出,足足卡了10多分鍾,還是做不出,等回過頭來做其他題目時,腦子裏亂糟糟的。看來這一次考試考砸了,至少要扣15分,沒希望了。”說著小靜差一點掉下眼淚。看到這種情況我忙插話說:“你們數學王老師講,今年中考數學題目肯定會比去年難,一定有許多同學會碰釘子。一般講這樣的題目能有1/5的人做出已經很不錯了。”這時,孩子的媽媽也在旁邊說:“你有什麼可擔心的,第12題難,你做不出,別人也一樣有困難。一塊兒容易一塊兒難嘛。”經過我們的開導,小靜的心情似乎平靜了許多。我馬上補充說:“天熱得很,吃不下飯到外麵去兜一圈散散心。”我們在徐家彙轉了一圈,吃了肯德基,在回家路上又談論了申花隊的比賽,我對小靜說:“考試就像踢足球一樣,哪有場場進球的,難免也會有輸球。輸球不要緊,隻要不輸士氣,仍然能重整旗鼓發揮水平,贏得勝利。如果輸球輸掉士氣,那麼會從此一蹶不振,會一敗塗地不可收拾。”聽了我的話,小靜的心情好了許多,很有信心地參加了第二天的考試,以後幾門功課都考得不錯,最後以469分的高分考進了重點高中。
請注意,這位家長是怎樣化解孩子的煩惱的:
第一步,勸說(“你沒考好,別人也不一定考好”)。
第二步,出去吃飯,轉移注意力。
第三步,談論足球,借此鼓勵孩子不要怕失敗。
……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做家長的一定要善於幫助孩子迅速忘掉煩惱。一般來講,這用得著以下幾種心理學方法。
第一,“縮小法”。如上麵那位家長說的一些“寬心話”:“你沒考好,別人也不一定考好”。至少在心理上,讓孩子覺得煩惱並沒有原來想的那麼多。
第二,“轉移法”。離開令人煩惱的場所,換個環境轉移情緒。如上麵那位家長所做的,帶孩子出去吃飯就是一例,還可以帶孩子看電影、看展覽、逛公園。據報道,國外心理學家已正式將看電影列為治療心理疾病的“處方”之一。
第三,“傾訴法”。把心中的煩惱都說出來,說個夠。說完後會感到輕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