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考入英國牛津大學的丁賽同學,身體很好,很少生病,這與媽媽的“板藍根預防法”很有關係,丁賽同學的母親魏秀敏說:
對女兒健康習慣的養成既有飲食的科學性,也有依照季節需要增減衣服的要求,還有“預防為主”的板藍根定期服用方法。每到春夏之交、夏秋交替、深秋來臨、春意萌動之際,最容易因氣候驟變引發各種細菌與病毒滋生。我根據自己了解的醫學常識,加上主動尋醫問藥,堅持在病毒流行之前就以中藥為主給孩子清火、去濕、消食。最簡便、最經濟的辦法是季節更迭時給女兒每晚定量沏上一份板藍根糖漿。1歲以內喝1/4、3歲以內1/3、7歲以內1/2、10歲以內3/4,12歲之後每次衝服一袋。先喝板藍根,再喝一杯白開水,每個周期連續喝5次。靠這個簡易預防法,丁賽從小到大基本沒得過什麼嚴重感冒。小學三年級,因同學中有人患上“水痘”,一下子導致全班大多數孩子被傳染,不能到校上課,丁賽卻屬於極少數的“幸運兒”。後來孩子長大了,一到換季時節,她自己就說:“我該喝板藍根了吧?”一出現身體發燥、喉嚨幹澀等症狀,我就讓她適當增加一點用量,掌握在1.5袋/次。每季連喝5次,直到上大學、出國,甚至現在。有時,她在電話裏聽說我感冒了,就說:“趕快喝點板藍根吧!”
大學宿舍裏,同學們聊天時談到“打吊針”。
“什麼是吊針啊?”丁賽問。
“連這個你都不懂?就是輸液呀!你難道沒輸過液嗎?”
這位母親說,聽說丁賽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輸過液,同學們一是羨慕丁賽的體質結實,再就是對板藍根預防法很感興趣,這麼一個簡便的方法,竟有如此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