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縣長等人談完事情就直接離開了,甚至都沒有在碧山農莊吃飯,讓楊銘覺得這一次的準備有些可惜。
但楊銘的心中也明白,胡縣長等人是不想落人口舌,影響到了他們的工作。
同樣的,一旦真的讓人誤會,楊銘接下來想要發展,也可能不會那麼容易。
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可笑,卻是事實。
送走了胡縣長等人之後,楊銘並未立刻開始工作,而是去陪了陪老爹和母親。
時至年關,這種時候如果還不知道陪陪老人的話,什麼時候去陪他們?
往年的這個時候,基本上都是要開始采辦年貨,準備過年的。
可今年卻有些不一樣,楊銘坐擁整個碧山農莊,根本就不用擔心年貨的問題,甚至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如此一來,老爹和母親也就變得清閑了下來,根本不用忙碌什麼。
不僅是老爹和母親,碧山村的其他村民也都沒有去采辦年貨。
原因非常簡單,所有的碧山村村民都已經看不上除了碧山農莊以外的其他地方出產的農產品,頂多就是購買一些衣服、年畫和其他東西。
再加上碧山村的經濟條件已經今非昔比,所有的村民都是直接從網上訂貨,讓人送到家裏麵來。
當然,這也是和碧山村現在的情況有關係的。
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碧山村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碧山村的村民們都需要接待遊客,每天幾乎可以說是都非常繁忙,根本沒有時間分心太多。
吃過午飯,楊銘才返回自己的小屋,靜下心來思索接下來需要種植或者養殖什麼東西。
碧山村既然要擴大規模,就必須要考慮農產品品種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楊銘的心中非常清楚,任何一個品種的農產品如果數量太多的話,都可能會造成市場飽和,賣不上什麼好價錢。
隻有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維持在一定的比例上,才不會造成滯銷等問題。
“碧山村不缺普通的農產品,鎮上和縣城的市場雖然還沒有飽和,但考慮到整個嶺南縣的消費水平,還是沒有辦法增加太多的數量……”
楊銘暗暗沉吟,眉頭很快便皺了起來。
物以稀為貴,再加上碧山農莊和碧山村的產業問題,他根本不想把碧山農莊的農產品大量流入縣裏。
否則的話,碧山農莊和碧山村的生意就可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不複現在的盛況。
除此之外,鎮上和縣城還有不少靠著農產品賺錢的農民,他現在把碧山農莊的農產品投入市場,就已經影響到了那些農民的收入,如果繼續下去的話,隻怕那些農民都沒有活路了。
光是這一點,楊銘都不得不考慮控製農產品數量,避免帶來太大的影響。
“還是不行啊!控製農產品數量,就和擴大規模的計劃相衝突,必須要另外想一個好辦法!”
楊銘心中的念頭此起彼伏,眉頭也越皺越緊了。
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擴大碧山農莊的規模,農產品的數量增加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不然的話,擴大規模的計劃就等於是無法完成。
如此一來,衝突就一直存在,甚至可能會變得更加劇烈。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開拓新的市場,把碧山農莊的農產品定位為中高檔的農產品,銷往周邊的縣市,甚至是省城之類的大地方!
也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徹底緩解矛盾,並且不會對楊銘擴大規模的計劃造成太大影響。
可是,想要開拓新市場的話,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單憑碧山農莊現在的人手,隻怕很難做到。
“麻煩啊!”
盤算了半個多小時,把所有的問題都列出來之後,楊銘忍不住歎息了起來。
人才,這是一個怎麼都無法繞過去的坎。
可在碧山村,甚至是槐陽鎮,又有多少人才可用?
即便是嶺南縣有一些人才,但真正願意在碧山農莊上班,留在農村的人有多少?
或許,楊銘之前招了一批人才,但那些人才現在也隻是剛剛緩解碧山農莊目前的人才窘境,並沒有多少剩餘。
而大城市裏的人才,想要招到農村裏來,就更加困難了。
從小屋走出來,楊銘直接去了碧山水庫。
經過一次冬捕,碧山水庫裏的水產數量雖然下降了不少,卻還是能夠看到不少釣友在釣魚。
這是因為碧山水庫的水產並沒有徹底捕光,仍是留下了一半以上,確保水產資源能夠源源不斷。
在楊銘最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很多人都還有些無法理解。
但在看到了碧山水庫對釣友們的吸引力並沒有減少以後,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