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培養女孩的個性與獨立目標(1 / 1)

要想保證女孩有一個可靠的幸福的未來,父母首先要培養她有一個完整的個性和區別於他人的獨立特征。為此,父母應當引導她完成以下的一係列過程:

進行外在的和內心的自我探索。

嚐試自己做事與建立關係的能力。

有競爭力,敢於做與別人不同的事。

為自己設計最佳個性特征組合,成為有獨立特征的個體。

能力的鍛煉應當盡早開始,一旦女兒能夠表達出她需要什麼,明白她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就可以根據她心中的意願,開始著手進行訓練。

辛西婭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會議組織者,這與她的父母從小對她的培訓密不可分。當她還隻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時,母親就將她帶入家庭的旅遊計劃的製定與實行中。

首先,他們全家一起討論到哪裏去旅遊,如果大家觀點不一致,便要試著統一觀點,照顧到各自的興趣。最使辛西婭得意的是,有一次她居然把父母和哥哥的計劃否決了,全家最終選擇了她的目的地。

目的地確定後,就要估計預算,包括詢問機票與旅館房間價格和其它費用,通常母親總是試圖將費用降低,這就需要想其它方法“通融”,包括降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費用,例如少去一些當地的小型遊樂園,用免費公園代替;在買衣服上節省一些;少到餐館進餐等。有一年甚至連哥哥的生日派對都取消了,為的是彌補旅遊資金的不足。每一項可能節省下來的開支都加在一起,直到能夠滿足母親的預算為止。

為了買到減價機票和訂到便宜房間,一般都提前四、五個月製訂計劃。開始,辛西婭隻是參與討論,後來開始承擔大部分工作,包括找不同航空公司尋價,給旅店打電話,購買風景指南等。到了中學,辛西婭同哥哥包攬了一切,而且還開始加入應急計劃:如果當時父親有公事請不下假怎麼辦?一個人生病又怎麼辦?曾使母親倍感煩瑣的旅遊安排,變成了一個有趣的計劃遊戲。

成功地完成一個目標可以重建自信和獲得自尊,父母應當鼓勵女兒確立更多新的更具挑戰性的目標。當女兒成功地應對了新的挑戰後,她會感覺到更多的對自我命運的把握。

應當訓練女兒將長遠計劃與今天的行為聯係起來。要把握自己的生活,必須學會籌劃未來並做出正確選擇。研究表明,對於自己的未來有著遠大目標,並知道實施目標的步驟的年輕女性,在未來不大可能早婚或者做十幾歲的媽媽。

讓女兒早一些理解成人生活的現實、挑戰、責任,她就會更有意識地去培養正確地對待它們的技能,例如控製衝動和抑製過早享受果實的願望等。如果她能計劃自己的未來,預見到自己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成人角色,她就更有可能為現實生活作計劃,而不是沉溺於傳統童話中為女性虛構的可憐的角色,為虛幻的生活添加色彩。她將堅實地生活在現實中,著眼未來,這使她有能力控製自己眼前的困境。

珊蒂上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因為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新聞記者。考上大學後,父母就要求女兒盡量自己掙錢來完成學業,隻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父母才會給予幫助。因此,珊蒂靠學生貸款和暑期打工等完成了大學前三年的學業,但是,第四年的假期工作卻變得難找起來,隻有幾個加工火雞的地方工廠正雇人剝皮、去骨,晚班是1.65美元一小時。對珊蒂來說,作為一個素食者,這種工作並不吸引她,但選擇是一清二楚的:接受工作或者放棄自己的計劃。

她最終接受了工作。每晚6點她就得走到剛被砍頭的、掛在鉤子上的、還在滴血的火雞旁,把火雞搬進屋子;然後套上發套和手套,係上圍裙,穿過鐵門進入冷藏室,在接下來的6個小時裏,她就得盡可能快地用幾乎凍僵的手切火雞。

有一天,工作結束後,她的男友同她一起去進行最後的檢查。當男友為她打開工作室的門時,發現門鈕上有血跡,男友十分驚訝,不知姍蒂怎麼能忍受這樣的工作環境。而珊蒂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她不喜歡看見血跡,但這是工作需要。盡管這一經曆不太愉快,卻使她堅定了完成學業的決心。開學時,珊蒂重返校園,夏日艱苦的工作使她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

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目標給人們注入的力量與耐力和為未來做計劃的能力,會幫助女兒在進退兩難中奮勇前進,而不是知難而退。甚至在她無法做出理想的決定時,也能控製住自己,不至於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