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如何幫助女孩建立自信心(1 / 2)

孩子的自信心的樹立是一個很艱巨的過程,對於女兒尤其如此,社會的、家庭中的傳統觀念都為女性的自信心成長設置了障礙。可以說,父母對女兒的自信心的建立握有“生殺”大權,如果有誰最能左右女兒的自信心的成長,非父母莫屬。人們普遍認為,青春期的少年們,不再願意接受與考慮父母的觀點,因為他們在追求獨立的地位與身份,急於表現自己成熟的力量和與眾不同的觀點。然而與普遍觀點相反,孩子們其實相當重視父母的意見。父母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如果我們能夠幫助女兒樹立成就感,例如不是取代,而是輔助她提高處理人際關係上的技巧,克服各種困難,她就能夠把這些成就感融入到她的自我形象中。如果我們鼓勵她去追求不隻限於那些所謂適合於女孩子的目標,而在同時對她的女性特征及她們所從事的傳統性的工作也表示重視,就會使她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的真實性、完整性,感到為周圍的社會所承認。

這裏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家庭影響對女孩子自信心成長的重要性:根據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的研究,非洲裔美國女孩子在青春期時不像白人或西班牙裔女孩子那樣明顯地體驗到自尊心的下降。對這種差異有好幾種解釋,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洲裔女孩子以她們的母親(經常是單身母親)作為強有力的角色模型。這些年來非洲裔美國社區被描畫為一個母係社會,而其中由婦女將家庭膠合在一起。黑人家庭普遍的困頓條件,沒有形成男性掙麵包,女性看家的傳統,每個人都要出去尋找“麵包”,才能支撐家庭生活的運轉。從童年起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女孩子便知道一切隻能靠自己——她們沒有學會怎樣去尋找一個男性來挽救自己,否則她們不得不從屬於男性。這些導致了非洲裔美國女孩子可能更堅強和自我獨立的事實。

不分種族,做好父母的法則一樣。要樹立女兒的自信,我們應認識到她們的成長,並在我們的態度中表現出這種認識與對女兒能力增長的欣賞。女兒需要證據來相信父母已經意識到她進入了生活的獨立的舞台,這並不僅僅是讓她們多做一些家務事。通常情況下,父母期待女兒多幫助幹些家務,認為她已可以勝任,但同時卻不願意給予她一些相應的權利。這樣做並沒有在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反而容易引起她們對家務事的厭倦:“媽媽就知道支使我。”這種反應很負麵。

父母所能做的,而且必須做的是——灌輸給她一些我們傳統文化中對女性所不要求的品質,使她成為一個自信而自立的女孩。

要培養女兒的自信心,必須使她首先具備一定的能力與自我認識,下麵是培養女兒自信的具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