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導盲犬的機長 責任,首先是基於崗位的責任
理念
哲理的故事:
彼得乘坐由西雅圖飛往舊金山的飛機。中途,飛機降落在一個小機場上。空姐通知乘客,飛機將作短暫停留,60分鍾之後再起飛,乘客可以出去舒展一下筋骨。
空姐說完後,乘客一一下了飛機。彼得走在最後,他注意到,前排座位的拐角處有個盲人沒有動身。那個盲人的腳下還有一隻導盲犬,這隻導盲犬被訓練得很好,主人不動,它也趴在那裏一動不動。
彼得正在想如何幫助這位盲人下去溜溜,機長走了過來,他叫著盲人的名字,說到:“愛金森,你要下去休息嗎?”盲人答道:“我就不用了,但是你可以幫我把狗帶下去溜達一下嗎?”
機長爽快地答應了,他甚至還取下了盲人朋友的墨鏡戴上,然後牽著導盲犬大步流星地走下飛機,機長似乎覺得這樣挺酷。彼得和機長並排走著,邊笑邊聊天。當彼得看到周圍的人群突然散開時,很是驚訝。
而更令人震驚的事發生了,到登機時,大部分乘客紛紛要求更換航班,即使勉強登機的乘客,也要求改變航線,盡早離開這班飛機。(焦鬆林編譯)
故事的哲理:
當社會責任與愛心日益成為企業對自身的要求時,務必要使之與企業自身的行業與責任掛鉤,否則就可能像這位機長一樣自找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