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是這樣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快和更大發展的
高端對話
采訪是在一種很輕鬆的午餐氣氛中進行的。
VMwar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一身休閑裝扮,舉止溫文爾雅,思路清晰,一派學者風範。有著30多年IT從業經驗的他在接受《IT時代周刊》專訪時的條分縷析,顯示出他對中國IT產業的深刻洞察。
加入VMware之前,宋家瑜在IBM工作了近30年的時間,因此,在采訪開始時,他講述了2008年加盟VMware時一個蠻有趣的過程:“來VMware之前,我問VMware聯合創始人戴安娜·格琳(Diane Greene),VMware尚待發展,為什麼要找一個像我這樣的管理人?她說2007年時,她來過中國兩次,當時慢慢覺得中國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也需要一個來自中國的管理人。我當時對她說,如果你真是這樣想,那麼我願意試一試。其實,我加入VMware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位女士。我離開IBM是4月30日,本來想休息一下,時間不允許,隻好5月1日來新公司上班。”
宋家瑜到來時的VMware才成立了10年,可是卻做出不少讓業界難忘的產品和服務。宋家瑜加入該公司之後,VMware在中國市場有了更大的突破。特別是去年7月與中國電信在天翼混合雲服務上的合作,推動中國電信走向IT即服務的道路上順利實現業務轉型,有效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的同時,也讓VMware在本土市場上獲得了更快和更大的發展。
VMware率先提出“軟件定義數據中心”
《IT時代周刊》:宋總,您能否介紹一下VMware在雲服務方麵解決過的重大問題?
宋家瑜:我曾問過戴安娜·格琳VMware怎麼想到做虛擬化等業務,她說,未來一定是X86的世界,Unix會被X86代替。當時,他們在這方麵已經慢慢成為了市場上領先的公司,另外,很多企業級用戶對VMware的滿意程度是最高的。
當時,國外有一個很有名的機構做過調查,就是用戶使用某公司的產品後,會不會向周圍的人推薦。在這個調查裏唯一得分比我們高的是蘋果公司。而我在見很多客戶的時候,他們也反饋說,VMware服務的品質和穩定性超出了預期。
我們3年前在業界率先提出“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概念,現在,大家都會在各種行業會議中提及這個說法。這說明,硬件驅動已被軟件驅動所代替。所以,硬件廠商都在想辦法,在軟件上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對於我們來說,VMware的服務要貫穿各式各樣的網絡和存儲服務,可以讓你的數據中心在未來完全通過軟件來定義,現在也支持OpenStack應用環境。第二個就是要滲透進公有雲服務,我們在全球有雲服務中心,在國內,已與中國電信展開相關的合作,客戶將來可以用我們提供的混合雲服務。我們是一個虛擬的架構,可以在不同的物理地點,任何應用、任何數據和裝置,都在這一個雲的架構裏麵,隨客戶的部署而得到應用和更新。
《IT時代周刊》:VMware現在麵對其它廠商提供的相似服務,競爭程度如何?
宋家瑜:今天,純粹競爭已經不存在了。比如在中國市場,微軟、IBM和亞馬遜,他們其實是共同催生市場的合作夥伴。在全球範圍,使用公有雲的企業比率不到5%,中國還可能遠小於這個數字。現在國內力推雲服務,這就讓政企客戶慢慢重視和應用這些服務。這樣的情形,對我們來講是有利的,因為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改變現狀,所以,我們和友商也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為何首選中國電信為合作夥伴
《IT時代周刊》:現在VMware在中國市場大概有多少客戶?
宋家瑜:我們在中國市場上大概有五、六千個客戶,客戶行業的分布比例很均衡,銀行、保險、證券、電信、公安、稅務、質檢、教育,還包括製造業,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也是我們的客戶。現在,中國市場在VMware全球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大約是5%。
《IT時代周刊》:在國內,VMware為什麼首選和中國電信合作?
宋家瑜:我們與中國電信合作,是希望搭建起混合雲,為國內客戶提供一個很好的選擇。目前國內的IDC有40%是中國電信在運營,他們又有固網資源,在對傳統的數據中心的經驗和理解上也遠超過移動和聯通。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中國電信在幾年前成立了雲公司,有國內運營雲服務的牌照。他們原來是“4+2”的覆蓋麵,現在要擴展到“8+2+x”的雲資源布局(注:將先前的4個資源池拓展到8個,加上2個雲基地,以及根據客戶需求按需布點的“x”),這種架構將來可以輕易地讓中國電信的雲服務擴展到全國,現在找不到第二家同樣的國內公司能做到如此。從這些因素綜合考慮,中國電信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我們也很高興,中國電信選擇了VMware作為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