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管黑車專車出租車,老百姓有車坐才是正經事(1 / 1)

不管黑車專車出租車,老百姓有車坐才是正經事

博客精選

作者:王長勝

3月12日,兩會代表、交通部長楊傳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好多不著邊的話,總結下來就是三個“堅決”:堅決打擊黑車,堅決打擊私家車幹專車,堅決不降出租車“份子錢”。

我也經常坐黑車,以前住立水橋附近,出了地鐵沒有公交車,沒有出租車,隻有黑車和小蹦蹦(電動三輪車),不坐不行啊?

最近,有一天晚上,我和同學在王府井附近的南京大飯店吃完飯回家,用快的和滴滴叫出租車,4項服務叫了半小時都沒有應答。無奈出門攔車,空車倒是有不少,就是不走,除非一口價,也就是說這些出租車搖身一變成了黑車。旁邊也停著一排黑車,司機在張羅乘客談價格。這可是在天子腳下啊,故宮東華門向東200米的地方。

放眼全國,每天大約有6000萬量級的出行需求,而出租車和黑車分別滿足3000萬次左右。而全國35萬租賃車牌,其中隻有一部分是營運車牌,其每天能承載的運輸量最多400萬單,每天有2600萬需求依靠黑車來滿足。

我的觀點很明確,別跟我扯黑車、專車、出租車哪個該打擊哪個該鼓勵之類的廢話,能讓老百姓有車坐,才是正經事。

說完了黑車,我們再來看看專車。

專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出現之後,突然讓黑車的安全性、穩定性等很多問題看到了一絲曙光,把黑車變成專車納入到管理體係,既解決黑車安全頑疾,又補充了百姓出行需求,兩全其美啊!

作為管理者,政府有關部門完全可以通過管理專車,來調配更大的資源來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像快的一號專車、滴滴專車這類服務有能力提供性能更高的汽車、更專業的司機服務,平台還可以購買保險來為乘客、司機和汽車提供更多保障。

說得這麼好聽,為啥還不趕緊把黑車洗白?嗬嗬,這就是到了問題的最關鍵部分——所謂改革的深水區。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麼搞最科學合理,但是,不知道怎麼動手,因為這麼一來必將動了某些既得利益群的奶酪。

在中國,很多行業都有一種概念叫做“特許經營”,出租車行業就是牌照限製,黑不黑,專不專,全在一張紙牌照而已。簡單來說,道路上跑的汽車分運營和非運營車輛,後者跟前者相比,除了必須注冊登記、年檢、強險之外,投入運營的車輛有更嚴格的安全要求、更頻繁的檢驗、更清晰的責任主體、更確定的責任償付能力等規定。牌照所涉及的問題,有些可以通過專車平台用技術手段解決,有些則需要通過政府與專車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擔心私家車接入平台不安全,可以用更多更複雜的規定來對平台準入製度進行約束,或者選擇部分城市做試點逐步放開。

再進一步講,當專車平台發展起來後,政府管理部門就不再需要跟黑車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專車平台可以用技術手段自然淘汰原有體係下的黑車服務,從根本上提升安全性和穩定性。而隨著出行越來越便捷、安全,私家車保有量可以進一步下降,綠色出行和環保價值得到進一步體現,這才是真正的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依舊用現有的牌照管製製度來管理專車,進而來區分“合法專車”和“非法專車”,解決不了人們出行的問題,反而會從原先全行業“大壟斷”變成區域性“小壟斷”。

博主簡介:前《彭博商業周刊》資深科技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