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潛龍在淵 一:李淵家族的前世今生(1 / 3)

一:李淵家族的前世今生

李淵同誌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盡管晚年有點囧),戰鬥的一生,是唐朝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革命家(也可以說是野心家),他自始至終都不甘自覺學習和貫徹落實隋朝腐朽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表哥楊廣的指示精神,而是藝術地運用高超的鬥爭方法和外交技巧,將姨夫楊堅創立的大隋這顆看上去很美、吃起來很甜的巨無霸核桃一點一點地剝開,直至殼盡肉裸,成為口中美食。盡管大隋的創立者名字很“堅”,但經過“敗家聖手”楊廣十餘年的快速淬火之後,大隋這枚曾經的堅果早已是徒有其表一戳即朽了。從此,李淵一不小心,栽下了唐朝這棵參天大樹,過上了象花兒一樣的帝王幸福生活。

和所有發跡的達官貴族一樣的套路,李淵同誌在晉級為大唐帝國一把手後便著手修飾李家世係族譜,以證明自己的血統純正高貴。按照“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後代隻會打洞”的戰略指導思想,皇帝的祖先一定不可能是平頭布衣(劉邦一定不愛聽這話)。

那就往上溯吧, 200多年前的東晉十六國時期有個西涼的國家皇帝姓李名暠,李淵說那人就是他祖宗,而這個李暠皇帝又是大漢“飛將軍”李廣的第N代嫡孫,再往上,1000年前的老子也姓李,同樣是他祖宗的祖宗, 李淵同誌可真夠利索的,將在他之前的所有李氏名人資源一次性買斷。哇噻,果然家世顯赫,光耀亙古,倍有麵子。後來名滿天下的李白同誌晚出生了幾百年,不然,估計也會被李同誌傍上的。不過,後世諸多史家對李氏自認的這些祖先頗不以為然,認為李淵同誌在已坐擁天下黃金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地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不厚道不地道。多數人認為,李淵和李暠、李廣以及老子李耳根本就是豆腐渣貼對聯---兩不粘,翻譯成俗語就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在那個年代,因為缺少直接記錄,太久遠的事情誰都是霧裏看花,即便是有人真的借了一雙慧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皇帝的嘴巴有時候是以平方米來計算的---大啊,他既然說是大家也都洗洗睡吧,別齜牙去啃鐵瓜皮了。

不過李家的曆史遠的無從查考,近的倒還真是有史可循的,完全可以用“英雄輩出”來形容。早在北魏時期,李淵的爺爺李虎就追隨著名將領賀拔嶽東征西討,且屢立戰功,深得老領導兼老鄉賀拔嶽的賞識,年紀輕輕就被提升為左廂大都督,總管關西內外軍事。不幸的是,這個號稱“拔嶽”的將軍某天昏昏然掉到親密戰友高歡以及侯莫陳悅為他專設的鴻門宴陷阱中,並最終沒能把自己拔出來。老東家被人用計殺害後,李虎很快便重新再就業,轉投到另一悍將宇文泰手下,正所謂:麻袋裝不住菱角,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隨後的征戰中,李虎顯示出他過人的軍事才能,屢建戰功,因功勳卓著,李虎與宇文泰、元欣、李弼、於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千萬不要看成是暗殺賀拔嶽侯莫陳悅哦)八個人被封為“柱國大將軍”,當時號稱“八柱國家” 。顧名思義,就是整個國家就靠這八根柱子支撐的,可見不是一般的牛!確實,這八大金剛個個非同凡響,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從容自如指揮千軍萬馬,談笑間消弭敵人於無形。以這八人為核心的軍事群體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這個起源於代北武川的軍事集團其後左右了中國近兩百年的曆史走向,奇跡般地創造出了北周、隋、唐三個盛世王朝,(分別是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西魏建立北周,楊忠的兒子楊堅廢北周建立隋,李虎的兒子稍次點,沒當上皇帝,但他的兒子李淵創立了大唐),將中華文明推向了一個新的曆史高峰,這在數千年的中國曆史上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可以說李虎奠定了李氏家族飛黃騰達的基礎,從此後,在不同的帝國王朝,李家象一條富貴的龍門紅鯉,始終遊走在最優越最上層的淺表富氧水麵。作為宇文泰的親信和鐵哥們,隨著軍事政變成功的宇文泰主宰西魏後,李虎的身份也水漲船高,事業一帆風順,官職越做越大,最後做到太尉(三公之一,相當於國防部長)。期間,民族榮譽感超強的宇文泰在國內廣泛開展了一項廣泛的政治運動------恢複鮮卑舊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