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常常為子女的學業,操盡了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傳說中的神童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稍加點撥,便能創造奇跡,揚名四海。然而,經過幾年的學習,結果卻不一樣:有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最終如願以償;有的學生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屢遭挫折,心煩意亂。造成後一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所謂“讀書百法”正是此意,一套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不少學生非常努力,做題很多,但是成績卻總是不好,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了幫助這些同學,我們借鑒了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學子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並根據目前教學及考試形勢總結出一套最新學習方法。
新的學習方法不提倡埋頭苦學,而是主張:在學習過程中要講科學性,要文理結合,要勞逸結合,要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要著重提高學習效率。古人雲:寸金難買寸光陰,就是在強調效率的重要性。如今人們在工作中要求效率,學生的學習也一樣,要有效率,眾多的學習科目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隻有科學的、有計劃的、高效率的學習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掌握更多的知識;要發揮學習中的主動性,不要等著老師來“喂”知識,“主動”更能促進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掌握互動、靈活的學習方法,並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同時提高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以達到全麵發展。
本書介紹的方法既新又實用,在原有的預習、練習、複習、考試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在預習時要求有計劃性、科學性,以達到可以在短短的45分鍾內,有目的而且更輕鬆地學到課堂知識。要求的練習並不是多多益善,倡導的是淘金式的練習,使學生不再被厚厚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掌握知識的效果卻會更加牢固。在複習方麵,不僅僅是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形成知識的濃縮,在大腦裏建立知識庫。本書特別強調的是,學習要有計劃性,作業再多,任務再重,隻要把一切安排的有條不紊,學習就會變成一項愉快的活動。
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自己掌舵。本書鼓勵學生大膽、勇敢地表現自己,提倡打破老師在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的模式。學生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要把知識和實踐相連接,開發實踐能力和創造力,使知識變成可再生資源。本書也強調學生的調節能力和承受能力,讓學生學會根據考試失敗的原因,調整知識結構,學會在挫折中成長,全麵提高學習水平。
這些學習方法能使廣大中學生在輕鬆而愉悅的氣氛中成為知識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