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發明:為世界品牌保駕護航
典範
作者:陳小平
冷門爆熱:第八屆發明獎的一大亮點
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的第八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發明創業獎”典禮上,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中科院老院長路甬祥和國家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發明協會會長朱麗蘭等,向來自全國各行業的11名“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
該獎項在國家科技部、全國總工會和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與指導下,由中國發明協會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等聯合主辦。在11名上台被授予“當代發明家”稱號的獲獎者中,有來自世界頂尖科技領域的航天技術發明家;有來自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的國防領域的海軍工程技術發明家;有造福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醫藥科技發明家;有造福眾生生態的重大環保科技發明家......然而,一位發明者姓名最有特色、發明領域爆出冷門的發明家,卻成為本屆發明創新頒獎大會的一大亮點和熱門話題。
這項爆出冷門卻成為熱點的發明項目是:引領世界防偽科技前沿、為世界品牌保駕護航的燙印膜紋理防偽標識和直接印刷紋理防偽技術;
這位20年前發明電碼防偽技術並早已推廣全國、後又發明係列紋理防偽技術再度使中國防偽技術走在世界前列的發明家,便是來自海南特區的海南拍拍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發。
陳明發?發明的“明”、發明的“發”?這名字生來就與發明結緣,天生就該是個大發明家!——與會者饒有興趣地紛紛議論。
防偽發明?電碼防偽?紋理防偽?我們常用的品牌飲料、品牌藥物等等包裝盒上的防偽標識,還有稅務發票上的刮獎標識,都是陳明發發明的?——與會者頗感欣喜地紛紛驚歎。
鑒此,本刊記者興致盎然地約請陳明發董事長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探究了陳明發如何與發明結緣、中國防偽技術如何引領世界並為世界品牌保駕護航的故事與奧秘,當然也順便探秘了一把這位神奇發明家的未來之夢。
天賦使命:陳明發與“陳發明”的一串故事
“我叫陳明發,‘明’是發明的‘明’,‘發’是發明的‘發’。常常被別人錯念為陳發明。”這是陳明發自我介紹時的慣用語。陳明發,顯然是一個與發明有著某種天然默契的名字。爺爺給他取這個名字時,希望孫子有一個光“明”“發”展的前途,未曾想到啟發了他的寶貝孫子愛好發明創造的天性、最終成為一個創造奇跡的發明家。聯想到陳明發後來四十年如一日,情有獨鍾地傾心於發明,癡心不改地投身於創造,乃至引領全球防偽技術前沿、為世界品牌保駕護航,不能不說是“天賦使命”。
記得初中開學那天,班主任點名時,一不小心把他的名字喊成:“陳發明”。老師的這個口誤,使陳明發從此在學校裏有了一個與原名相反卻與發明結緣的外號(或者叫別名更為合適):“陳發明”。這也許冥冥之中是上蒼幽默的暗示吧?
當然,陳明發能從一個普通學生成長為發明家,並非僅僅依靠這個名字。除了老師的口誤、同學們的調侃或將錯就錯,啟發並強化了他的天性與愛好,主要還在於他從小就好琢磨、愛動腦。還是在上初中時,晚自習教室裏點的還是學生自帶的煤油燈或小蠟燭。有一天晚自習時,他抬頭發現蠟燭流下來,在桌上攤開,靈機一動,並產生靈感,想到如何製造蠟紙。於是他拿起燃燒中的蠟燭,有意讓蠟汁均勻地流到作業本上。同學們很困惑,都好奇的圍過來。他找到一節鐵釘,在“蠟紙”上一筆一畫開始刻寫……這時老師忽然走進教室,同學們“哄”地散開,老師責問:“你們幹什麼?”一個膽大的同學回答:我們看“陳發明”搞發明。全班哈哈哈響起了笑聲……
回想自己的少年時期,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叫《科學21世紀》的兒童讀物,這是他從一個來自城市的同學手裏借來閱讀的。書中曾這樣描繪:到了21世紀,橋梁隻要橋墩就夠了,汽車將會像青蛙那樣以連續跳躍動作過河......這本書對未來科技的暢想,極大的激發了他發明創造的幻想。從那時開始,他對發明創造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都要琢磨如何發明,夢想有一天通過自己的發明,造福人類幸福,推動社會進步,成為“中國的愛迪生”。
1983年,陳明發大學物理係畢業,被分配在一所山區中學當物理老師。他一邊當好老師,一邊業餘搞發明。
參加工作不久,陳明發已經在縣人大會議室裏舉辦過一場“陳明發個人發明成果展覽”,展示的各種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成果20多項,在縣城轟動一時。而那時我國的專利法還沒有頒布實施呢。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小發明家的發明個展。
有一天,陳明發發現老師用剪刀剪信封時,一不小心把裏邊的信也剪破了。他就把這個問題記錄下來,尋找拆開信封、但不傷到信紙的方法。直到1984年,他終於找到方法,發明成功,並且在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的第一年,作為他人生提交的第一項發明申請,獲取了人生第一項國家批準的發明專利。他的方法就是:在信封裏埋一根拉線,拆信時用手拉動線頭,讓線從裏向外把信封割開,不再擔心被撕剪壞。這個專利在1986年獲得轉讓費8000元,他因此差點成為那個時代令人“羨慕嫉妒恨”的“萬元戶”。這個巧妙拆信的方法,至今還應用在國家郵政局185等特快專遞的信封上。今天讀到此文的各位讀者,也許都曾親自使用過,都曾享用過這種信封的便利。
因為善於發明創造,1985年,縣委書記批示把他從學校直接調到當地一家國有企業——陝西省商南縣食品飲廠當廠長。但那時政企不分,國有企業和政府機關差不多,不利於他搞發明創造。後來他便毅然辭職,“下海”到西安一家科技企業擔任技術開發工程師,專心專意埋頭搞發明。
因為發明成果突出,1985年,他獲得共青團中央頒發的“優秀邊陲兒女”獎章,1987年,他獲得陝西省專利局授予的“優秀專利工作者”稱號。這時我國專利法實施才兩年時間,他因此成為中國最早的知名發明人之一。同一年,他被共青團商洛地委評選為“十大傑出青年”。
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陳明發於20世紀90年代初“下海”來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擔任項目開發工程師,致力於科技成果轉化。1992年,陳明發進一步“闖海”來到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創辦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從此開始帶領團隊走上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道路。
電碼防偽:開創全球信息化防偽技術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