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學中的區域經濟關懷研究
智庫
作者:殷海洋 王鑫磊
摘 要: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往往是基於一定的區域差異。區域作為特定的模塊與社會組成單位,在社會的整體發展中著舉足輕重。區域關懷最為區域經濟學研究中的重點研究內容,涉及麵廣泛。主要包括對區域主體地位的尊重與平等認識、區域優勢的發揮、區域權益的有效保障、區域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實現區域的平衡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國家的整體富強離不開區域的支持,區域經濟關懷必須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加強對弱勢地區的扶持與研究是區域經濟關懷探討的焦點,也是本文闡述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區域經濟學;區域經濟關懷;關懷研究;區域協調;分析探討
社會的發展不斷深入,而有區域不平衡引發的矛盾衝突也越來越嚴重,區域關懷成為新興的研究領域,隻有做好了區域間的協調,才能實現國家整體的富裕與發展。在區域關懷中加強對弱勢區域的關懷與引導,充分保障區域性權益,協調區域發展中的矛盾,實現發展成果的共享。加強區域經濟關懷,遵循尊重原則、機會平等原則及合理補償性的原則,共同實現區域的整體前進,協調發展。區域經濟關懷的內容分析。
一、分析區域發展的差異性,注意發展過程中的協調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區域間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反映在社會發展速度與進程上尤為明顯,不同的發展區域甚至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與發展需求。根據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的關係來看,發展初期的區域工業化進程快,經濟發展管理上比較落後,粗放型居多,而後發展區域在管理上更為科學、合理,但是發展速度明顯落後,受到資源的威脅。麵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在統一格局下,加快區域的協調發展,完善區域發展結構,針對原始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造,實現其向資源節約型方向轉變,逐漸降低其對資源能源的消耗與浪費,嚴格控製汙物排放量,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對於區域的發展區別對待,對於經濟發展快的地區鼓勵引動,對於經濟發展慢的地區進行扶持與資助,實現國家整體發展的一致,重點對待區別,杜絕“一刀切”。
二、了解區域特色,重點發揮區域優勢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基於區域發展優勢的不同。就像人一樣,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優點又有缺點,區域也一樣,既有自身的優勢,也有自身的不足,區域發展的重點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發揮區域優勢,最大程度的規避區域劣勢。發現本地區的區域優勢,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對區域的優勢有著明確的認識,在認識把握區域優勢的基礎上積極製定區域發展的優勢戰略,選擇合理的發展途徑與渠道,建立不同的區域發展類型與模式。城市區域發展快,我們可以基於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優勢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開發與挖掘,發揮其帶動作用,形成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影響。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地區的發展特色,雖然不具備城區的交通與人才優勢,但是卻具有鮮明的環境生態優勢,可以利用環境優勢發展旅遊業,激發農村地區發展的潛力。關注區域發展的差異性,關鍵是發揮區域的優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