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討董檄文(1 / 2)

第15章 討董檄文

牛子說出自己姓名後,陳達驚喜的把喝到嘴裏的一口酒全噴了出來,曆史上的張頜,可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定軍山一戰,黃忠斬殺夏侯淵後,魏軍兵敗如山倒,接收軍務後的張頜,正是帶著這一群敗軍,安全撤離,此後又在街亭大敗諸葛亮。

袁紹的四庭柱,曹操的五子良將,此時就是坐在麵前的這個半大小子。

換做誰都不太相信這是真的,陳達也一樣,還是不太相信的問著,你真他媽是張頜?

“父親起的名,族長給的字,老大若是不信,去我族中一問便知。”

“毛都沒長全呢,學什麼文縐縐酸不拉幾的話,以後和老大說話還和以前一樣。”

“牛子知道。”張頜起身一拜,在張頜心裏,早就當陳達為自己的親大哥了。

所謂袁紹的四庭柱,現在已經有三個在陳達麾下了,陳達心裏不免想到袁紹,這貨以後可靠什麼發家啊。

陳達自在河間整頓政務,操練兵卒,而一封捷報,此時送到了幽州州牧劉虞手裏。

陳達幸不辱命,任丘、高陽、河間三城賊寇20萬,被陳達全數蕩平,現在三城殘破,陳達要與百姓共度難關,築城守護。

意思就是陳達不會回來了,那1000人也打水漂,知道這個消息的所有人裏,最不好過的是閻柔,在忍受同僚譏諷的同時,還被劉虞狠狠的臭罵一頓,陳達1000多人就破掉的賊軍,你卻和我要3萬人,現在白白讓陳達得了三縣之地。

罵歸罵,出兵攻陳達這種不義之事,劉虞做不出來,再怎麼說此時的陳達,在名義上還是劉虞的部下。

陳達不回來,劉虞也沒辦法,隻好向朝廷表奏,陳達破賊有功,表奏他為河間郡守,領高陽任丘兩縣。

而在幽州城裏發生的這些事情,都寫在一封信裏,送到了陳達手中,寫信的正是陳達的莫逆之交魏攸。

一個月之後,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1月,朝廷的詔書到了,陳達討伐黃巾殘黨有功,任命其為河間郡守,領任丘、高陽、河間三縣。

隨著朝廷詔書一起到的,還有一紙檄文。

“吾等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今有三公信函為證,檄文到日,急急如律令!”

令陳達大跌眼鏡的是,檄文並非出自在陳留起兵的曹操之手,而是東郡太守喬瑁。

當日自從逢紀獻計給袁紹後,逢紀就準備找一名依附在袁家的太守,來寫這份檄文,考察到最後,這個東郡太守最為合適。

喬瑁,字元偉,睢陽人,太尉喬玄族子,靈帝時,曾任兗州刺史,後遷為東郡太守,和袁家過從甚密。

喬瑁資質平庸,憑借世家的身份,以及袁家的提攜,坐上了太守的位置,現在袁紹派出使者,交辦的這件事情卻不好辦。

喬瑁雖平庸,卻不傻,如果以喬瑁的名義發出檄文,討董聯盟成立,最後如果失敗,董卓依然做大,屆時首要報複的就是自己這個發起人,所以喬瑁便假借了天子密詔,你董卓牛逼,直接找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