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落榜的明朝文人歸有光,在嘉定招徒開學,仍然含辛茹苦,發憤攻讀。寫下了《震川文集》40卷。
3次落榜的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落榜後,下決心從醫,一生精心研究,走遍長江黃河流域,經過27年的辛勤勞動,參考了800多種醫書,寫成了藥物巨著《本草綱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學家蒲鬆齡,寫出了著名文學作品《聊齋誌異》。
3次落榜的劇作家曹禺,年輕時一心想當醫生,投考北京的醫學院後,積極參加戲劇活動,閱讀了大量的歐美文學和戲劇作品,寫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影響的作品。
4次落榜的嚴文井,20歲左右,在北京兩年考了4所大學,均落第,然後到北京圖書館當小職員,翻閱大量書本,秉燭夜讀,成為我國著名的童話作家。
3次落榜的翻譯家蘇阿芒,選擇了自學道路,掌握了20多國文字,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刊登過文藝作品和論文,被瑞典一家雜誌稱為“文藝領域中一顆新星在東方閃光”。
3次落榜的女作家竹林,疾奮努力,陸續發表了5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長篇小說《生活的路》出版後,受到國內外著名人士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