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於“安倍經濟學”的擔憂與思考(1 / 2)

對於“安倍經濟學”的擔憂與思考

宏觀經濟

作者:丁秋揚

【摘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所謂“安倍經濟學”的經濟刺激計劃近期製造了一係列亮麗的經濟數據,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日本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的現實,以及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的現狀,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已經成為“安倍經濟學”最嚴峻的挑戰。

【關鍵詞】安倍經濟學 企業競爭力 國債收益率

前言:安倍晉三主推的經濟刺激計劃刺激了日本經濟的複蘇,然而近日日本股市的動蕩,引發了對安倍經濟學前景的擔憂,日本企業競爭力的下降和國債收益率的飆升成為日本經濟的心腹大患。

一、“安倍經濟學”的實施效果

(一)安倍經濟學

安倍晉三和黑田東彥力主的超寬鬆政策,除了內容為完成在兩年內向經濟注資1.4萬億美元以實現通脹率升至2%的既定目標的量化寬鬆計劃之外,還包括財政刺激和經濟增長戰略等內容。

(二)經濟數據

從最新公布的數據看,“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的提振效果可謂立竿見影。6月1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增長4.1%,高於此前3.5%的初步預測。此外,5月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環比上升0.2%,連續4個月上升;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0.8%,是5個月來首現同比增長;新開工住宅數量同比增長14.5%,為連續9個月增長。製造業大企業信心指數亦自2011年9月以來首次出現正值。這些數據對於長期低迷的日本經濟來說,已經是相當可觀的增長率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今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6%。而前不久,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2013年度日本GDP增長有望達到2.6%。

(三)外部影響

日本的貨幣政策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外溢效應,日元的狂貶間接推高了其他貨幣的幣值,危及了諸如中國,德國,韓國等國家的出口利益,日本利用貨幣貶值換取經濟增長,無疑要以其他國家的出口利益做代價,可能導致國際各主要貨幣競相貶值,甚至引發貨幣戰。國際資本市場上,受日本量化寬鬆影響,日元持續貶值,加劇了全球套利交易活動,增大了市場的波動性。過去兩個月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的劇烈波動,與日元交易套利活動的快速平倉有很大的關係。

二、日本企業競爭力的下降

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全麵下降,日本企業的利潤前景黯淡。日本企業曾經以低廉的價格,良好的質量,標準的產品占領世界市場,但是在注重創新的今天,日本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可以看到,我們所熟知的創新型企業沒有一家是日本企業。在一些日本企業的傳統優勢產業,日本企業的競爭力逐漸下降。日本企業普遍忽視技術創新,沒有及時調整市場方向,盡管日係產品遍布全球,但是其技術環節的研發工作大部分還在日本本土,很少在日本本土以外設立獨立的研發機構,這種創新模式導致日係企業技術過於保守,無法跟上快速發展的世界市場的步伐。日本企業內部創新機製和創新文化相對缺乏,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創新的能力相對較弱。在標準化方麵,原本以精細著稱的日本企業近年來頻繁爆出質量問題,打擊了日本企業產品的良好形象。此外,隨著技術的外溢效應,日本企業受到所在國本土企業的強烈衝擊,市場份額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