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我國國有企業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對策(1 / 2)

淺議我國國有企業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企業論壇

作者:陳宇瑾

【摘要】本文首先對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了闡述,進而分析了我國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我國國有企業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化 人力資源 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中國企業已經融入到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之中,在這一背景下,人力資源的競爭成為企業做大做強、走出國門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而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對企業的影響十分重要。目前我們正麵臨著從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向現代化、網絡化的管理階段過渡,其重要程度也被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和管理者所認同。

一、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

所謂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就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培訓、調配,充分發揮個體人力資源的主管能動性和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力資源的優勢,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並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對人力資源這一特殊生產要素進行現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這種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來促進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其發展也逐步走向係統化、全麵化;其次,這一管理是以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為出發點的,企業結合了自身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等因素,進而製定了及時、準確、全麵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使得人力資源的發展規劃與企業需求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最後,管理的方式、方法、長期規劃等方麵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隻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高速發展中的國有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才能突破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呆板、不科學的局麵,才能為國有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三)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創新既是對傳統的挑戰,也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有企業已經不在是簡單地對員工進行管理,而是企業服務於員工,通過培訓、激勵、關愛等方式從傳統的製度化管理向現代化管理過渡,從單純的終身製合約向崗位責任製的合同化管理過渡。企業可以根據崗位需要招聘人才,人才則是根據自身的條件去應聘,雙向選擇充分體現了企業與員工的平等,這是我國企業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性創新。

二、我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

盡管我國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麵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傳統根深蒂固的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和方式方法很難全部擺脫,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製度也受到國有企業經濟實力等因素的影響,很難一步到位。因此我國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麵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管理觀念落後

我國國有企業是從計劃經濟開始發展的,經過了多年的探索才走向今天的市場經濟。傳統的大鍋飯思想仍然存在,在提供比較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的同時,對於員工工作環境的改善、績效考核的推陳出新、激勵約束機製的推廣等都存在一定的抵製情緒,特別是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和管理不夠,管理層簡單的追求平穩和公平,不敢推陳出新,缺乏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敢積極推進人力資源改革。人力資源部門大多數精力也都集中在組織管理、檔案管理、薪酬管理等傳統方麵,在建立現代化人事製度、考核製度、薪酬激勵製度等方麵投入的精力較少。對於人才的個體差異、個體創造性和個體需求重視不足,人才閑置浪費現象比比皆是,晉升體係中的論資排輩、薪酬體係的呆板化、激勵效果的不足等因素,導致了企業很多重要人才流向外資企業,削弱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勢,製約了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管理水平欠缺

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起源並發展於西方國家,對於我國企業來講是一個舶來品,從認識、接受到實際運用和提升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盡管一些國有企業率先引入了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也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激勵製度、人才戰略和薪酬製度等,甚至實現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但大多數國企特別是內地地區的國企,在人力資源管理手段、方式和水平等方麵都很欠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缺乏專業背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實踐操作方麵更是缺乏經驗和可供參考的依據,對於人才的考核評價缺少科學合理、適用於企業自身的評價標準,主觀評價較多,這都反映了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