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封官(2 / 2)

董卓聞言,虎目一瞪,說道:“為何?”

看到董卓的這個表情,一般人可能早就嚇得半死。

但是李儒卻知道,董卓對自己的親信非常不錯。並且隻要你說的話能夠打動他,他也不會頑固的不聽從勸諫。

從這些方麵來講,董卓卻是一個非常好的主公。

李儒不急不緩的說道:“自主公把持朝政以來,天下越發混亂,士人與百姓對主公也頗有微詞。”

“若是這個時候黃巾軍上表投降,卻是給主公增添了一份天大的功績。”

“想那黃巾軍首領陳旭,少年英雄,坐擁八百裏太行山,手下兵多將廣,屢犯州郡。就連大漢名將皇甫嵩,麵對他的時候都兵敗身死。”

“之後此人更是先擊敗五萬鮮卑人,斬殺鮮卑可汗和連。而後遠赴塞外,攻破鮮卑王庭彈汗山。”

“可以說,太行山黃巾軍的強大,哪怕先帝在世的時候,對他們也毫無辦法。”

“若是現在他們投降,那麼平定黃巾軍這麼大的功勞,豈不是白白送給主公?”

董卓聞言,這才臉色欣喜,說道:“那些士人總說我霍亂朝綱,但是現在我平定了黃巾之亂,哪個再敢亂嚼舌頭,我就滅他滿門。”

李儒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繼續說道:“招安黃巾軍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

“山東諸侯雖然被主公擊敗,回歸各地,但是他們仍舊是主公的心腹大患。”

“陳旭信中所言,橋東郡一族對他有大恩。橋東郡一心為國,卻不想慘死劉岱之手。在他看來,山東諸侯全是狼子野心,沽名釣譽之輩。”

“他還說,主公若是接受黃巾軍的招安,封他為並州牧,他一定會幫主公守住涼州門戶,掃清山東諸侯。”

“太行山黃巾軍的實力究竟有多強,沒有一人知道。但是他們的強大,卻是毋庸置疑。”

“若是陳旭真的能與諸侯交戰,縱然不能得勝,也必定會使得山東諸侯疲於奔命,再無心思與主公為敵。”

董卓聞言,一拍大腿,臉上的肥肉抖動了幾下,大笑著說道:“好,好極了!”

而後他又問道:“以文優之見,封陳文昭什麼樣的官職比較好?”

李儒思考了一下,說道:“陳文昭想求得並州牧的職位,可見他對並州勢在必得。主公若是不同意他的這個要求,恐怕此人必定心懷怨恨。”

“並州荒涼,再加上境內勢力錯綜複雜,並不好掌控。哪怕封陳文昭取了並州,也很難威脅到主公。”

“再加上並州乃涼州門戶,有陳文昭在此,亦可以為主公阻擋山東諸侯之鋒芒。”

“以我之見,並州牧的職位,主公可以讓給陳文昭。”

董卓聞言,點了點頭。他雖然領了並州牧的職位,但一直隻是個虛銜。

呂布殺死丁原,帶領了不少並州軍投奔董卓。但是現在的並州,仍舊不被董卓掌控。

李儒繼續說道:“僅憑一個並州牧的頭銜,恐怕還無法讓陳文昭感激主公。主公不妨再大方一些,封他為征北將軍,領晉陽侯。”

說到這裏,李儒臉上露出了陰測測的笑容。

董卓看到李儒的笑容,不由心中一寒。他知道,每當李儒露出這個笑容的時候,就會有人倒黴。

“征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現在冀州有袁紹、韓馥;幽州有劉虞、公孫瓚。若是陳文昭接受這個職位,必定會得到那些人的忌憚。”

“袁本初此人,看似豁達,實則心胸狹隘。他現在的職位,也不過是勃海太守,領邟鄉侯

。”

“若是他知曉一個反賊頭領,會成為他的上官,心中必定嫉妒無比。如此一來,雙方就很容易爆發衝突。”

“有了征北將軍的頭銜,隻要陳文昭有些野心,得到並州之後,必定會圖謀幽州、冀兩州。”

“屆時,主公隻需坐山觀虎鬥即可,再也不用擔心山東諸侯了。”

李儒勾勒出來美好的前景,並沒有迷惑住董卓,他出聲問道:“若是陳文昭識破了你的計謀,並不攻打幽州、冀州如何?”

李儒不在意的說到:“主公完全不用擔心,哪怕陳文昭不攻打幽州、冀州,也一定會攻打兗州。”

“橋氏一族對他有大恩,根據以往的情報分析,此人重情重義,絕對會為橋東郡報仇。”

“陳文昭若取兗州,也一定會與曹操、劉岱發生衝突。無論從哪方麵來講,陳文昭呢都可以為主公拖住山東諸侯。”

“況且,就算他不取冀州,以袁紹之驕傲,也難保不會攻打並州。”

董卓聞言,這才轉憂為喜,說道:“如此,就依文優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