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雖然可以獨斷專橫,卻也不想跟這些人關係弄得太僵,就答應了他們。
而且他也覺得,傳統經學也有極大的價值。不然的話,也不會培養出三國時期那麼多的頂級人才了。
做到這裏,文昭幹脆將教授軍事、以及教授雜學的部門,也都單獨開辟了一個地方。
現在這兩個地方,雖然名義上都掛著太學的名頭,卻根本沒有朝中大臣願意前去授學。
不得已之下,文昭讓程昱暫時挑起軍事分院的擔子,教授學生們一些軍事常識。他還準備讓軍中將領,也都抽時間為這些學生講解實戰軍事。
至於雜學分院,文昭卻是讓馬鈞擔任分院院長。此時的馬鈞,因為發明了很多強大、實用的東西,已經被文昭請封為將作大臣。
馬鈞聽說自己要當雜學分院的院長,自然是滿口拒絕。在他看來,自己隻會一些奇淫技巧,根本上不了台麵,完全沒有能力擔任分院院長的職位。
然而,麵臨文昭的強行任命,他也毫無辦法,隻得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上去。
此時的三個分院,傳統經學分院,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不少名士的讚頌、支持,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
軍事分院倒也沒有多大問題,程昱等人,以及文昭麾下的將領,完全可以讓這個分院慢慢成長起來。
唯有馬鈞的雜學分院,卻顯得有些淒涼。除了馬鈞、趙風以外,根本沒有其他的導師。而且他們兩人,也不知道應該教授什麼東西。
馬鈞無奈,隻得苦著臉向陳旭求助。陳旭聞言,亦是感覺一陣頭大。
他創辦這個分院的目的,也隻是為了讓人們不要再歧視其他職業。他還想通過發展各行各業,促進國家的繁榮,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
然而,具體操作文昭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讓他領兵打仗還沒有什麼,但是處理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他還是習慣當甩手掌櫃。
無奈這下,文昭隻好強製征召了不少鐵匠、木匠、商人、方士、老農,讓他們在雜學分院自己討論。
至於以後,到底會不會弄成一個笑話,文昭卻是不得而知。
太學建好之後,在整個關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三個分院都開始招募學生,不少世家子弟以及寒門士子,紛紛湧向傳統經學的分院,幾乎將傳統經學分院的門口踏破。
許多窮苦百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希望能夠擠進太學,好光宗耀祖。
也有不少熱血青年,希望能夠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報名了軍事分院。隻有雜學分院,卻是應者寥寥,無人問津。
這一日,小貓來到蒲阪城中買點東西,他剛剛走到城門口,就看見有許許多多的人,將整個城門完全堵死。
小貓想要擠進城去,卻是無論如何也擠不進去。無奈之下,他隻得向其他人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官府張貼了榜文,向天下招募太學生。不管貧富貴賤,不管識不識字,隻要經過考驗,都有機會進入太學。”
小貓疑惑的問道:“太學,啥叫太學?”
那人鄙視的看了眼小貓,說道:“太學那可是天下士子都向往的地方,進入太學的士子,以後的仕途必定一路通暢。”
小貓不可思議的叫道:“太學就是選拔官員的地方?”
那人鼻孔朝天冷哼了一聲,這才說道:“我可不認識你。”話畢,他連忙遠離小貓,免得自己也會被別人鄙視。
太學可是朝廷置辦的最高學府,能夠進入太學必定會在當地揚名。再加上接受過太學的教育,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裏。
因此,有了名望、知識的太學生,想要走上仕途卻是非常容易。
更何況,太學生還有很大機會認識當世大儒,朝中公卿,若是被他們看中,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太學生不可能隻有一人。有了同窗之誼,哪怕日後混得不好,也能得到同窗的援助。
是以漢代的太學生身份及其尊崇。而太學,也是天下士子向往的聖地。太學生的身份,有時甚至要超過一些官吏。
小貓見那人離開,這才憨厚的抓了抓腦袋。好在他本身聰慧過人,知道自己方才說錯了話,幹脆不再找人詢問,開始靜心聽他人的談話。
不了解太學的大有人在,小貓在城門口站了一個時辰,才了解到了何為太學,以及官府對於太學招生的新政策。
聽到有軍事分院以後,小貓的眼睛忽然就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