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娘知曉楊小桃參加比試,和雲舒商量之後,特意做了好些補氣的藥膳。
糖棗荔圓糖水,補氣健脾,早晨做好,到中午正好放涼了,口感更佳。
還有麻仁栗子糕,即能填飽肚子,又補氣潤腸,不會因為比試要早起,作息時間錯亂導致排便不順。
楊小桃不禁誇讚道:“虹娘手藝好,雲卷手藝精湛,加之我以前教她們的東西,她們幾人算是能夠獨當一麵了!”
幾個丫頭同樣吃的津津有味,現在又聽到楊小桃的解釋,紛紛表示不能更讚成啊!
她們的作息時間比楊小桃更亂,因為要輪流值夜,今天白天睡,下周夜晚睡,長久下來,排便不順暢已經成為習慣了,這下好了,知道吃這個好吃的糕點就能治療這種情況,回去之後紛紛要求虹娘每日供應!
吃完東西時間剛剛好,幾人當做飯後散步慢悠悠的回到考場,比試剛剛開始。
楊小桃一落座,就驚訝的‘咦’了一聲,其他人不以為意,在這個道教盛行的時代,突兀的出現一隻大師,絕對是另類,所以剛剛已經有許多人,都發出了類似驚疑不定的聲音。
可楊小桃的驚訝和其他人並不是一個點,實在是場下的一個和尚的施針手法,太過於眼熟了。
杜子月和穆老頭都不在,她沒辦法立即求證,心裏有癢的很,便問紫菀和以樺,“你們有沒有覺得,那個和尚的施針手法,很眼熟啊?”
可惜兩人都不是專門學醫的,以樺還好些,學過藥理,但隻在鄭高朗那次全程參與過楊小桃的施針,金針之法若是跟著做一次就能學會,那豈不是人人都會了,哪裏還能做為師門秘籍?
於是紫菀和以樺疑惑的看向那個和尚,半天都沒看出個子醜寅卯來。還是以詩腦子轉的快,向身旁的人一打聽,就知道了答案。
“小姐,那個和尚的針法技藝沒有稱謂,可能隻是有些相似?若果真的是金針之法,他估計恨不得到處嚷嚷告知眾人,怎會知而不言呢?”
若是這套針法有別的師門稱謂還好,現在沒有卻是更加可疑,而且她越看越肯定,這絕對就是金針之法,隻不過學習的不全,沒有更新,有些老舊了,前幾年在山林之中,她和穆老頭再一次改進了這套針法!
按穆老頭說,自他學成以來,這幾十年間,他自己陸陸續續的改進過四次,讓針法的變得更加多樣化,對不同的病症有更多不同的針法選擇。
而楊小桃和穆清在山林中,卻是將這套針法化繁為簡了,穆清追求的是選擇多樣性,楊小桃則是希望以不變應萬變,即是一套針法,隻需稍作些許改變,便能對症各種疾病。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去記各種完全不同,並且繁雜的針法了。
對於這個分歧,一老一小,一開始的時候為此爭吵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