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護航領導人有何講究
百科
今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委內瑞拉進行國事訪問。當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委內瑞拉領空後,委內瑞拉空軍兩架蘇-30戰機隨即升空護航。下午2時40分許,在戰機伴航下,習主席專機順利抵達加拉加斯邁克蒂亞國際機場,兩架戰機在空中盤旋一周後隨即返航離去。戰鬥機為元首專機護航,被形容為“空中儀仗隊”向來訪貴賓展現的最高規格禮遇。那麼,這種空中禮遇是怎麼來的,有哪些講究呢?
專機護航的由來 護航本身就是戰鬥機自身主要任務之一,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被稱為驅逐機,作用與驅逐艦相當,主要是保證空域安全,奪取製空權,當時的戰鬥機對地攻擊能力很低,而具有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轟炸機自身的機動性和防禦性又比較弱,通常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需要一定量戰鬥機編隊進行護航,保證飛機的安全以及轟炸任務的完成。
隨著戰鬥機的發展,很多戰鬥機擁有了強大的對空對地聯合打擊能力,尤其重型戰鬥機,更是具備了部分轟炸機的能力;戰鬥機護航就更加傾向於對預警機等大型特種飛機或載有重要物品的專機,乃至於為國家元首乘坐的專機進行伴隨護航的任務。
單從戰鬥機為專機護航的軍事用途來看,在戰時和途經軍事衝突空域的時候是十分必要的。不過從當前世界總體形勢來看,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單從軍事安全角度考慮,其實根本用不到戰鬥機對專機進行護航,即使用,也隻需少量的雙機編隊便完全可以勝任。因此,戰鬥機為專機護航主要是被當做空中儀仗隊,用來執行空中外交禮儀任務。
戰鬥機如何護航 通常情況下,作為迎接到訪國家元首參與護航的戰鬥機,在數量和護航距離上國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雙機、三機、四機甚至六機都出現過,而護航距離也有短程禮節性的和全程禮節加安全性等種類。需要動用戰鬥機護航的專機,大多是到訪或者途經領空的外國領導人的專機,比如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5月對巴基斯坦進行的正式訪問,巴方就動用了6架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進行了全程護航,無論是從護航戰機數量上還是護航距離上,都顯示了兩國關係親密無間。
護航戰鬥機大多數都是不掛彈的“裸飛”。當然也有例外,2003年6月5日,美國總統布什結束了歐洲中東國家訪問後,乘坐“空軍一號”專機從卡塔爾途經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上空飛回美國,在伊拉克空域時就是由4架掛彈的戰鬥機護航。在伊拉克這種危險的空域飛行,護航飛機的任務就不僅僅是“友好儀仗”的作用了。當然,被護航的專機不止局限於領導人的專機,2002年世界杯冠軍巴西隊的專機回國的時候,就出動了4架戰鬥機為其護航;2014年3月我在韓437具誌願軍將士遺骸“回家”時,就是由空軍的兩架殲-11B進行護航的。
在護航過程中,通常是在專機到達預定降落的機場上方十千米左右的時候,戰鬥機飛抵被護航專機可觀察到的近距離(幾十米到幾百米不等)進行伴飛,當然也可在肉眼觀察距離之外,這樣其實更具實際意義,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近距離伴飛可能誘發的危險性。雙機編隊一般在專機左右對稱同速進行護航,而超過兩架戰機的編隊,通常編成與專機對稱的整齊的隊形保持安全距離進行伴飛。
除了能看到飛行員在座艙裏比劃的手勢之外,專機一般不與護航戰鬥機直接進行聯係,統一由地麵塔台協調指揮通信,一般護航的各項事宜都是事先協調好的。
中國的戰機護航 我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護航表演大隊”成立之初,其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來訪的外國領導人的專機進行護航,以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訪問我國為例,當時出於安全考慮,我國空軍就出動了戰鬥機為其進行護航。
與國際通行的作法相似,中國的戰鬥機護航一般也是采用雙機編隊,左右對稱進行伴飛護航,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國進行的戰鬥機護航次數是非常少的。在以往曆史上,用來執行護航任務的戰鬥機機種一般是該時期我國空軍的成熟主力機種,比如殲-5、殲-6、殲-7等都曾出現過。目前中國的護航戰鬥機一般是由該區域空軍機種決定的,並且事先也是經過協調好的,殲-10、殲-11都有可能被選派執行任務。
摘自《兵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