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懷疑骨折時怎麼辦
有時連大人也無法斷定骨折。如果有下列情況,先要送醫院急救治療。
①痛哭、感覺劇痛。
②患部突起,形狀改變。
③某些部位好像不能動。
④內出血而腫得發紫。
2.急救處理
(1)固定手腳骨折時,應加以固定,不要亂動,就近取材,可用尺、木棒,厚紙板,筷子、木板作為夾板,此外,也可用報紙或周刊雜誌固定患部,如果是手,可固定在身上,然後送往外科。
(2)進行冷敷
在骨折部分,可把冰袋放在夾板裏,進行冷敷。
(3)不必勉強伸直
用小木板裏麵墊上毛巾放在骨折部位的關節上下麵,再用繃帶綁緊。因為會痛,不必勉強伸直。盡量不動地送往醫院急救治療。
十五、扭傷
關節朝不正常的方向被強力拉扯或激烈運動,關節周圍都會受到傷害,而發生扭傷,尤其是足、膝關節最容易發生。
急救處理
(1)冷敷
保持安靜,不可移動患部,並進行冷敷。
(2)固定後,送醫救診
扭傷嚴重、疼痛時,即可斷定是骨折,應以夾板固定,送往外科醫院。
十六、脫臼
關節受到外來強力撞擊,就會發生脫臼,嬰兒最常發生的是先天性骨關節脫臼。
小孩最常發生脫臼症狀是肘內障,就是關節肌肉脫離,如果成人突然拉扯小孩的手,或是跌倒時拉他一把,都可能發生脫臼。
一旦發生後,會形成習慣性,所以在拉手時,務必注意。 1.判斷是否脫臼 突然用力拉嬰兒的手,或兩手懸掛地遊玩時,很容易發生意外。
①手鬆弛無力地垂下。
②不會拿玩具或湯匙。
這時要找外科醫生治療,大多會立即痊愈。
2.急救處理
最好的外置法是由整形外科治療。用三角巾固定患部後送往醫院(外科)。經醫生複位後患部會立即愈合。雖然沒有後遺症,但是容易成為習慣性。
十七、瘀傷
跌落、跌倒碰撞,都可能發生瘀傷,從外表看沒有傷痕,但皮下組織卻受到傷害,稱之瘀傷。
手、腳瘀傷情形比較輕微,如果撞到腰部或胸部,很可能會引起內髒出血。
急救處理
(1)冷敷
抬高患部,以幹淨的水或硼酸水冷敷,如果疼痛嚴重,可浸冰袋。
(2)數天後,進行熱敷
數天後,疼痛與熱度消除,即可轉為熱敷,消除硬塊。
(3)意識不清需聯絡救護車
撞到胸部或腹部,使患者意識不清,很可能是內髒出血,必須盡快送醫求診。
十八、小外傷
動作逐漸活潑的幼兒,最容易發生割傷、擦傷、刺傷等事件,隻要受傷,即使小傷口也會痛而流血。
雖然傷口小,如果處置不當,很可能發生感染。
急救處理
(1)洗滌傷口
把血和汙垢衝洗幹淨。傷口沾有泥沙時,應以自來水衝洗幹淨。
(2)止血
以清潔的毛巾或紗布蓋在傷口,加以壓迫,即可止血。
無法止血時,可加上繃帶綁緊。
(3)消毒
傷口塗抹殺菌消毒液,再紮上繃帶或膠布。傷口綻開時,把傷口拉合後貼上創傷膏。
也可利用市麵上所售的藥物藥帶,如創可貼。
(4)嚴重時應就醫
傷口大或深的時候,應以幹淨紗布壓住傷口,送往外科。
十九、被動物咬傷
被動物咬傷時,不僅留下齒痕,同時動物的唾液以及附合在皮膚上的細菌,都會進入傷口,引起感染。
被咬傷後,應以自來水衝洗傷口,用消毒藥清洗,再以紗布包紮,就算傷口很小,也得接受診療。
1.狗咬
可能會發生犬病,也可能引起破傷風,如果沒有接受預防注射,也應告訴醫生。
2.貓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