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家教的基礎(1 / 3)

和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唯有掌握這門藝術的規律和技巧,才可以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成長。

——〔美〕威廉·貝內特

父母和孩子建立穩固情感的最好方式,莫過於互相信賴地閑談心事。溝通是彼此走入對方心靈的最短路徑。

——〔英〕冉·洛克

溝通是鑰匙,能夠打開父母和孩子的心扉,使二者親密無間;溝通是橋梁,可以連結父母和孩子的心靈,讓雙方相親相愛。因此,良好的溝通是成功家教的基礎。

1.傾心交談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裏所說的交談,是指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交談,其目的是通過交談增進彼此的接觸和了解,融洽感情。

孩子是天真活潑的。尤其是剛上學的兒童,放學回家,見到爸爸媽媽,來不及放下書包就要把在學校裏發生的事一一說出來。家長樂意聽,孩子傾訴後就會感到心滿意足。久而久之,孩子願意親近父母,父母通過孩子的敘述也更多地了解了孩子,加強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孩子整天生活在快樂的家庭生活裏,這樣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有的家長卻不是這樣,對孩子的“嘮叨”不肯聽,“好了好了,煩死人了,去玩吧,爸爸還有事。”孩子的滿腔熱情被澆上一瓢涼水,傾訴自己見聞的心理得不到滿足,沒精打采地走了。久而久之,孩子有話也不願跟父母講,心也離父母越來越遠,父母和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隔膜感。

有的家長說:“現在這些孩子,上學之後就像不是自己的了。”其實這話是不對的。顯然,這種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會因不了解孩子而針對性不強,而且會由於親子之間感情隔膜而不見效果。

日常生活中,家長拒絕孩子非學習方麵談話的需要,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感覺,認為自己不被父母關心和重視;從而與孩子拉遠了心理距離,為教育孩子製造了障礙,也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投下了陰影。家長和孩子的交談,不要時時放在教育上,而應內容廣泛,可以無話不談。

孩子還小時,主要是孩子向父母傾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孩子交談時,就不能隻聽孩子一個人講了,家長也應當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說說自己的心裏話,講講家庭的過去,也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講講自己對未來的向往和幻想,孩子大了還可以交換對時事政治的看法,這些都有助於孩子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談談家庭的過去,是談話的重要內容。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是一部活的曆史教科書,講得恰當,不但可以聯絡情感,而且有教育意義。父母應當盡可能地把自己的以及孩子祖父母的往事和經曆詳細地跟孩子說說,讓孩子了解長輩,了解他所生活的家庭。因為這些事都發生在自己的親人身上,孩子特別願意聽,聽了也會感到很親切。通過對自己家庭的了解,孩子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這樣對孩子成為一個謙遜有禮、溫文爾雅的人有很大積極作用。

父母在與孩子談及往事時,會涉及到當年自己的興趣、愛好、理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條件限製沒能實現,成了終生遺憾。這些平日積存在父母心中的秘密,從不輕易向別人傾吐,如今孩子有機會聽到,他自然會深深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親密之情。

這種細訴心聲的日常交談,會扣緊孩子的心弦,把孩子和父母用感情的紐帶維係在一起,孩子會珍惜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地位,增強對家庭的歸屬感,同時,有利於孩子培養客觀看待事物的敏銳眼光,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2.一句不經意的話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家長一句不經意的話,經常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日本作家佐滕愛子小時候並不怎麼愛好文學,幾乎從來不讀小說。在27歲前,她與文學沒有任何緣分。她之所以會對文學產生興趣,完全源於她父親一次看了她寫的信後,隨口說的“這孩子寫的東西很好”。

佐藤愛子在書中這樣回憶道:“這句話成了我的支柱。”

父親的話鼓勵了身處逆境的佐藤,讓她發揮了才能,並成為了知名的作家,父親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

人的能力被認可以後,就會產生加以發揮的心理。特別是能力被敬仰的人認可以後,其效果更好。佐藤女士之所以從事文學創作,其奮鬥的動力就是她父親的認可。

曾在日本電視台工作的婦女少年部長江上藤女士,小時候常常有人說她“這孩子真沒氣量”,她小時候對自己的相貌反應很強烈。但很長時間才從鄉下來一次的爺爺,無意中把她從自卑感中解救了出來。

一次爺爺在很多人麵前說:“這孩子多招人喜歡呀!”她聽了以後非常高興,以後就努力讓別人對自己有一個好印象。爺爺無意中的一句話,讓江上藤擺脫了容貌的自卑感,否則,她不管多有才能,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從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家長不經意的話能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難忘的印象,進而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為了讓孩子積極做事,給予否定還不如給孩子以賞識,這對孩子非常重要。家長隻要暗示“你的頭腦很聰明,隻要加以努力肯定行”,孩子就會不斷的發奮進取。

一些家長沒能意識到這點的重要性,隻要情緒不好就會隨口說:“你怎麼這麼笨”之類的話,這些話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負麵暗示。

家長說出的這些消極的沒有邏輯性的蔑視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於孩子們來說,家長非常有權威,僅僅一句話,就會讓孩子有被否定的感覺。孩子受責以後,就會有努力也沒用的感覺,甚至對自己各方麵都沒有信心了。孩子不僅對別人說他頭腦好壞敏感,對自己的容貌也很敏感,如“你鼻子那麼大”、“牙太黃”,也會使孩子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