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一種排列組合,不過是有規律的排列組合,就像我們的語言,一般有主語、謂語、賓語一樣。要尋找一種數字或者圖形組合的規律,最好的工具就是計算機,因為計算機有龐大的運算量,可以將足夠多的可能性代入進行拚湊,一旦拚湊符合圖形的波動規律,那麼這時的邏輯性就是這些圖形或者數字的含義。戰爭時期的諜報工作就是用這種拚湊法解密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數字的。圖形和數字在數學意義上是沒有本質的區別的,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解密這些波形。不過理論上是一回事,實際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情,這就要看計算機是不是真的強大了。
第一次試驗隻持續了半小時,考慮到受試者的安全,隻能明天再做了。華夏把拷貝在優盤裏的圖形信息拿到了國家計算中心,他要借用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所的天河三號來解碼這個圖形。天河三號是天河二號的升級版,配備了620萬個處理器核心,其浮點速度達到了罕見的每秒338.6千萬億次,是世界當之無愧的運算之王。然而當輸入這種波形時,其運算能力還是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時間不等人呐,可能這條機械蟲的主人已經發現真相了,現在正向地球殺氣騰騰地撲來。為了加快速度,華夏建議把另外一台銀河二號和天河三號聯接,同時處理波形信號。中心負責人立刻停掉其它項目,依照華夏的建議行事,畢竟天大的事都沒有這件關係到整個世界命運的事情重要。
華夏和工作人員吃睡都在地下,計算機那嗡嗡的運轉聲反而讓他感到踏實。半夜一點,一陣蜂鳴聲把華夏叫醒,解碼結果出來了。
顯示器顯示的是一副恒星係的簡易圖,兩個太陽互相繞轉,四顆行星圍繞一個較大的太陽運轉,這是一個有行星的雙星係統。圖形下麵有一串符號,雜亂無章無法看懂,華夏推測這是圖形的文字說明,但是要把這種外星文字翻譯成漢語,電腦的運算能力還是不夠。不過有總比沒有好,有時直觀的圖形更一目了然。例如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上向外星人問好的光盤信息上就刻錄了很多關於人類的圖片和視頻信息。
接下來又是整頁的亂碼,然後又是一張圖片。圖片裏有很多個體,他們像某種昆蟲,如果去掉刺刀一樣的尾部,和地球上的螞蟻倒有幾分相像,但是沒有確定大小的參照物,看不出個頭大小,他們和一群機器在忙碌著,好像在開礦。第三章圖片裏大的那顆恒星有了變化,直徑變得很大,其邊界甚至淹沒了第三軌道的行星。這幅圖下也有亂碼,而且不止一行,然後突然斷了,華夏推測應該是波形圖突然翻譯完了的緣故。
第二天讀取珠子裏的信息前,華夏問受試者看到了什麼,他說好像模模糊糊看到了天空,天空裏有兩顆星星,一個星星突然亮了一下,就什麼也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