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個問題(1 / 2)

低於10%光速(30000公裏每秒),相對論效應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如果回歸號持續加速,以額定加速度0.1米每平方秒加速,要多長時間才能達到這個速度?答案是大約十年。

華夏計算出飛船材料的力學強度和疲勞強度,連續承受十年相當於25萬牛頓的推力(根據飛船質量算得)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這樣做的話,回歸號所有的燃料儲備將在十年內消耗完畢,以後就隻能靠慣性滑行,到時候飛船將以30000公裏每秒的速度越過孤島星係,以後回歸號將一往直前,直到撞上某塊隕石或者某顆星星為止,否者是停不下來的。

“陌生的高階文明,你不是要抓捕我嗎?那就來追我把,能追多遠追多遠,不過結果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華夏在心裏呐喊著。

華夏現在改變主意了,回歸號不會再像老鼠一樣隱藏,它將不間斷加速,能加到多快加多快,就算被惡意的陌生文明發現,也隻不過是一艘飛船而已,華夏將在臨近星係的地方開溜。

回歸號重新啟動,船尾發出明亮的火焰開始加速並矯正方向,這次加速將持續十年。十年後回歸號速度將達到恐怖的30000公裏每秒,這個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三階文明甚至達到了四階文明的速度。以這個速度滑行,華夏大概隻需要50年時間就可以到達孤島星係。

時間飛逝,華夏在思考中度過了49年時間,在這49年當中,華夏一直在思考三個問題:

一,\t蟲形人母恒星突然爆發的原因。

二,\t立體芯片的製造方法。

三,\t饕餮蟲的生物學結構。

華夏借助飛船主機的運算力來分析這些問題的,華夏建了無數個模型,查了無數的現存資料,行不通就修改,華夏正是利用了計算機速度快的優勢,用大量的可能性進行嚐試,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在這三個問題上有所突破。

首先是關於蟲形人母恒星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尋找恒星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從主序階段突然過渡到衰亡階段的原因。在建立恒星模型中,華夏設置了四個變量來決定恒星的生老病死,華夏覺得這四個變量不但可以決定恒星的生老病死,也可以決定生物的生老病死,甚至於可以主宰宇宙的生老病死,這四個變量就是強力、弱力、引力和電磁力。也就是說,宇宙萬物的命運都是由這四種基本力決定的,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這四種力量的對抗與平衡。恒星之所以會進入主序星階段,是因為恒星內部由熱能產生的電磁力與引力產生了平衡,即流體靜力學平衡。

要短時間內讓恒星死亡,就必須破壞這種平衡。自然過程的破壞是緩慢的,如同一個人的衰老一樣,蟲形人所描述的情況應該是某種人為原因造成的,也許是某個高階文明想滅了蟲形人,於是用某種手段打破了恒星的流體靜力學平衡。華夏經過大量的變量嚐試,最後得出了兩種破壞模式:增加恒星質量或者通過某種催化劑進行力學轉換,也就是說把四種基本力當中的某一種力轉化為另一種力。華夏覺得高階文明用的方法很可能是後麵一種,因為這種方法更加隱蔽。

關於四種基本力的相互轉化,人類已經完成了其中的三項,其實愛因斯坦的後半生都在做這方麵的努力,但是最後卡在了引力上,也就是說人類還沒有找到把其它三種力轉化成引力的方法,但是那個點燃蟲形人母恒星的高階文明一定掌握了這個方法。當三種力其中的一種或者全部向引力轉化,恒星就會收縮,從而導致核心物質熱運動急劇升高,直至點燃氦元素,接著電磁力突然超過了引力,恒星體積瘋狂增大到了淹沒周邊行星的地步。這就是氦閃,隻不過它是人為誘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