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在恒星的形成過程中出現行星是很普遍的現象,那麼六顆恒星,我該在哪裏落腳呢?華夏急速思考起來:
必須離那個利牙文明遠一點,而力牙文明艦隊當初來的方向是東南方,那麼這顆恒星應該要靠北一點,即使是東北麵也無妨,反正華夏現在不怕那個二階拾荒者。不過即使有運輸船帶著燃料,華夏也不想跑太遠的距離。東北方有兩顆帶行星的恒星,那麼就用秒差距測試一下它們的距離,就近找一顆吧,華夏默默地下達了指令。
華夏現在急需壯大自己的艦隊,在這個陰深深的太空中,隻有讓自己的實力足夠壯大,華夏才有安全感。
經過這十年時間,在深入解析佳音號後,華夏在科技上又有了新的積累,比如材料科技,比如萬能翻譯器,比如單層原子現象技術,又比如發動機技術。華夏已經基本摸清楚佳音號飛船的材料成分,這是一種很特殊的合金,這種合金既堅硬有耐腐蝕。華夏花了五年時間才完全掌握其中的元素配方,並且在實驗室裏試驗成功。這種材料雖然沒有二階異獸身體強悍,但是也已經比較接近了,所以對於以後的艦隊建設,華夏已經有了初步打算。異獸材料用來製造大型飛船,而模仿佳音號的材料則用來生產中小型飛船。
經過這十年的努力,華夏的發動機技術已經全麵達到了佳音號的水平,也就是說,華夏已經把佳音號飛船發動機中的最後一滴技術水分都榨幹了。下一次生產飛船的時候,華夏完全有能力生產出航速每秒鍾一萬公裏的飛船,也就是說,至少在飛船材料和航速這兩個關鍵技術上,華夏的一隻腳將踏入到三階文明的門檻裏麵。
不過華夏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武器與防護罩。從華夏生產第一艘飛船到現在,華夏的武器係統一直沒有發生質的變化,仍然停留在“老三樣”階段。例如那種既非實體也非射線的能量炮,以及可以防範實體或者射線進攻的力場護罩,華夏至今也研究不出個頭緒來。
看來聲雅說得沒錯,文明的進階是很緩慢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快速發展科技真的非常困難。
地球時代有一句名言:三個臭皮匠抵上一個諸葛亮,可是現在始終是一個人在研究科學,就算華夏有非凡的計算力,但新發現,新創意不是計算力可以解決的。計算力隻能帶記憶力和綜合分析優勢,但是對於思維靈感,思維死角等科學思維並沒有多大幫助。
要是自己多幾個商量的人就好了,華夏默默思考著,原來群體思維終究要賽過個人思維的,哪怕這個人擁有了超越地球時代所有人類全部計算力的總和,這個人的創造力和靈感也不會多起來。華夏現在終於真切感悟到知識和靈感是兩碼事情,即使自己的知識儲備再多,記憶力再強,但是靈感還是那個人類狀態下的自己,絲毫沒有由於靈魂和電腦程序的結合而增加。(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