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現在碰到的問題就像當初二十一世紀人類碰到的可控核聚變問題一樣,要把不可控的引力爆發放慢釋放,而且還要可控。也就是說,要有平穩的引力釋放,而且要能夠想大就大,想小就小,還要能夠改變方位,畢竟即使在曲率航行中,飛船有時候也是要改變方向的。
關於如何實現可控引力釋放這個問題,華夏也問詢了量子生命體,然而量子生命體也沒有關於這方麵的信息。它說自己並不需要曲率航行,它們億萬個同胞藏在原子內部隻是隨著物質漂流而已,能不能幸存下來完全依賴概率。因為不需要,它的前身就把這部分信息刪掉了。
看來,曲率發動機不可能速成了,於是華夏把三分之一的計算力分派到了可控引力釋放的研究上,另外三分之二計算力則是新常規發動機生產和新材料的研發。至於飛船生產就暫停掉了,在新材料出來之前,生產再多的飛船都是枉然。
這就是科技變革太快導致的結果。華夏現如今的各項技術明顯參差不齊,其它技術沒有跟進,光靠一項技術是發揮不出作用的。就像這常規發動機,如果材料科技不出現突破,高性能發動機根本發揮不出價值,除了那一千艘異獸身體物質飛船外,其它飛船依然隻能蝸牛爬。
所以相對於曲率發動機,新材料技術似乎更加迫切。
華夏覺得要在材料上產生突破,唯一有效的途徑也是利用大一統理論。
華夏知道,物質之所以能夠穩定存在,主要是由於物質內部電磁力和強相互作用力的平衡。電磁力是斥力,它起推開作用,強相互作用力是吸引,它起聚攏作用。如果要提升物質強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粒子之間的吸引。
不過除了這個辦法,也有改善分子晶格排列等方法,如石墨和金剛石就是晶格空間排列改變而已。但是,如果說要從源頭上入手,那就是前麵那種方法,利用大一統理論,改變物質內部力學結構,一旦成功,物質強度將會成千上萬倍的升,甚至超過異獸身體物質也說不定。
華夏首先想到的是用強相互作用力構成的物質,就像電漿球核心表麵那種材料,既是全反射鏡麵,又堅硬無比。但是要製造這種材料的難度也相當高,而且這種材料一定很重,因為強相互作用力是短程力,它的作用範圍比電磁力要短幾億倍,所以采用強相互作用力維係的物質粒子之間一定挨得很緊密,從而導致密度很大。密度太大,肯定對飛船機動性產生不利影響,這是華夏不願看到的,所以華夏決定采取一個折中,適當增加強相互作用力。
關於這個方法,那個量子生命體卻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這也很好理解,既然它要生存在原子內部,那麼對量子之間的掌控一定是很到位的,否者就無法營造儲存信息的結構。
在得到量子生命體關於調整量子之間的力學平衡信息之後,華夏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一種半強相互作用力物質。這種物質密度比華夏現在用的合金要大,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相對於提升的材料強度,瑕不掩玉。
十天,僅僅十天時間,在量子生命體提供的辦法下,材料問題得到解決,那麼接下來,飛船大生產開始了。
除了一千艘異獸身體物質飛船,其它成品飛船回爐重新提煉製造。需要指出的是,新材料強度雖然提升了不止十倍,但是相比於異獸身體物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比如在密度、防輻射性能等方麵都比不上異獸身體,畢竟這不是完整的強相互作用力物質。
要是下次碰到異獸,華夏可能會主動出擊,畢竟這異獸身體製造飛船太強悍了。二階異獸就這麼強悍,要是七階、八階異獸又會強悍到什麼地步?是不是都不需要防護罩了?華夏思忖著:唔,防護罩還是需要的,畢竟高階文明的攻擊方式肯定和現在自己知道的很不一樣。如果是反物質彈,就算再強悍的物質都沒有用,隻要是正物質,就會與反物質發生湮滅反應;還有那種神鬼莫測的空間波動攻擊,似乎和材料硬度也沒沒多大關係。
防護罩,力場防護罩,那麼下一步該輪到你了,你將是我下一個將要攻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