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光速實驗(2 / 2)

而幽靈戰隊指揮官這時候正在向衝靈小組下達命令:“幽靈戰隊不養廢物,我命令把藝術文明所有剩餘生物拋棄掉,這些不長刺的生物實在太醜陋了,一想到那柔嫩光滑的體膚就會起雞皮疙瘩,我一刻都不想看到他們。”

“閣下,具體要如何……”聽到這樣的命令,衝靈組長也是一驚。

“我讓你全部拋棄掉,和那些沉睡者一起全部扔出去,不明白嗎?”指揮官近乎於咆哮道。

“是,我這就去辦。”那組長顫了一下身子,出去了。

xxxxxx

時間快速流走,很快五十年過去了。

華夏的飛船編隊已經航行了二十五光年,期間路過一顆有行星的恒星係,但是華夏並沒有停下來休整。由於核衰變與核聚變雙重反應發動機質能轉化效率很高,裝滿燃料的話,可以連續航行六百年,也就是說一次休整可以續航三百光年,所以一般情況下,完全不用為燃料發愁,畢竟恒星間隔一般在十光年左右。華夏擔心的倒是其它文明,而恒星區域文明出現的幾率又要高一些,所以華夏盡量沿著遠離恒星的虛空航行。有時候,甚至要繞一點點彎路也在所不惜。

五十年時間,華夏在科技道路上又有了小小的邁進。

首先是力場護罩已經在實驗室中打樣成功,下一步準備量產,工廠就設在前進三號內。前進號是大型飛船,空間還是比較寬裕的,並且本來就是生產場地設置,幾百年過去了,這一功能沒有改變。至於材料倒是現成的,當初行星上製造飛船的一些材料儲備也帶來了,就在回歸號上,足足裝了十大船。那可是製造飛船的優質合金,所以材料充足。於是力場護罩首先開工,這次製造的是單獨移動型護罩。

所謂單獨移動型是指可以自由搬運,不需要在飛船本體上固定死的防護罩,這種方式比模塊化設計更加便捷,護罩的大小由能量決定。也就是說大小飛船可以是統一防護罩,隻是能量供應不一樣而已。

其次是曲率發動機中的引力控製也出現了突破,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引力緩慢的釋放並且穩定在固定的大小上了。

實驗室裏關於超光速航行的實驗正在進行。

一個密閉的一立方米的真空玻璃箱裏,有一艘十厘米長的飛船模型。這隻是一個模型,除了一端安裝的引力發生儀。

整個玻璃罩時刻處在監視器監視之下,然後把放大一百倍的高清圖顯示在飛船主屏上。經過一百倍放大,這艘飛船模型仿佛一個房間那麼大,它的一舉一動纖毫必現。

一個機器人拿著遙控器控製引力儀,慢慢增大引力。

第一次,發生器模擬出相當於一湯勺白矮星物質產生的引力大小。

這個引力明顯偏小,飛船仍然靜靜懸浮著,沒有絲毫移動。

繼續增大引力,現在是相當於一湯勺中子星物質產生的引力,可是飛船仍然沒動。

繼續加大引力,現在是相當於視界一粒芝麻大小的黑洞物質引力。黑洞視界處引力非常大,大到甚至光線都跑不出來。但是遠離視界,引力急劇減小,一米之外已經不大感覺得到引力了。

引力大,作用範圍小,這才是華夏要的引力狀態,當引力凝聚成相當於視界一粒芝麻大小的黑洞時,奇跡發生了。飛船突然消失不見,然後重重地撞擊在玻璃箱壁上,飛船支離破碎。

當然,從飛船消失到撞擊這個過程,肉眼是感覺不到的,肉眼能感覺到的隻是當引力增大的瞬間,飛船破碎了。

不過,華夏有監控視頻,監視器已經將這一過程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通過慢鏡頭回放,播放速度減慢到一千億倍後,這個神秘的過程終於顯露了出來。

(馬上要2016了,元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