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到表哥的影響,郭子濤小的時候也非常渴望自己可以象表哥那樣威風。不過,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沒有誰願意聽他的指揮,更別說是一呼百應了。
所以小冬冬非常渴望表哥回到他家,不過此後表哥卻極少回家了。
小冬冬的“大哥夢”一直都沒有實現,郭子濤雖然已經記不起那時是什麼心態了,但納悶肯定是有的。不過那時的幼兒生活太豐富了,所以並沒有影響到小冬冬多少。
直到一次無意中的發現,才改變了這種狀況。那是他一次心裏非常好奇又有點害怕,小心翼翼地爬上了表哥以前睡覺讀書用的二層閣樓。
說是閣樓,實則上是他爺爺在自己的房間裏用木頭架起來的二層架,不過很結實。
那時的房屋都是很小的,大多數都是二房一廳,父母一間,爺爺奶奶一間。沒有多餘的地方,沒有辦法,他爺爺隻能在自己的房裏搭造了一個二閣樓,表哥就住在上麵。
後來他聽表哥說過,這閣樓曾經出過火災,那是因為表哥晚上看書時忘記了將油燈吹滅,睡覺時不小心將油燈推倒引發的,不過好在沒有多少損失,表哥隻是被燒傷了腳,沒什麼大問題。
上了閣樓的小冬冬發現上麵開了個天窗,所以有些光亮,不用點燈,出於好奇,便在上麵到處翻一番,終於被他發現了一樣好東西,就是當時小孩心中的最神聖的最著迷的讀物,公仔書。那時他們是稱為公仔書的,不過其他地方可能有的會叫做小人書,正規的說法是連環畫。
他當時是不知道裏麵的內容是什麼的,不過裏麵畫了許多人形的圖,每一個版都不同,所以他很喜愛,便偷偷拿了一本下來看。後來被領居的其他小孩子看到了,也圍過來一起看,漸漸越來越多的小孩子集中在他家背後的屋簷下,背靠牆坐在地上,一個個規規矩矩地等著,然後他便一本本地將小人書發到他們的手上。
他不知道這些公仔書是表哥平時舍不得買餐菜,省吃儉用買來的書。
這種日子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這些公仔書上的內容在小孩子之間熟透了,書也翻爛了好幾本,後來有些大了一點的孩子跟著他爬上二層閣一起搜索。之後的情況,就是家裏的公仔書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幾本,小冬冬才驚覺。
他哭鬧著找這些小孩子們要回公仔書,小孩子們才魚潰鳥散,這事也不了了之。
這些公仔書的的故事,直到他後來在地攤上才知道,至今還記得很多。當時的公仔書以革命題材的為最多,有《紅燈記》《三毛從軍記》《地道戰》《遊擊隊》等等,還有一些粵劇或其他戲劇改編的故事,後來隨著有黑白電視的出現,又出了《霍元甲》《陳真》等以電視劇為主題的公仔書。
不得不說,公仔書在小時候裏象一首非常美妙的插曲。
每個孩子對公仔書的記憶都不一樣,但是情感都是一樣的。對於六零七零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們對公仔書的懷念,是那樣的念念不忘,刻骨銘心。
當然,它隻是插曲,至少郭子濤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那時更喜愛的,是在夏秋之間捉蟬。
每天早上,大概五六點的時候,天還沒多亮,朦朦朧朧的,這時奶奶就會起來做早飯,小冬冬也會在這個時候偷偷地跟著爬起來,跑到村周圍的小樹林裏,仔細地瞅著樹根之處,看看有沒有蟬花。
那是蟬將要爬出地上時,有的時候會長出的東西,不過沒有考究過,隻是有這樣的一種印象。或者是看看樹上是不是已經有了爬在上麵的蟬,大多數這時它們還沒有蛻去表麵的一層皮,叫蟬蛹,也叫蟬龜。
這時它的形象雖然很醜陋,但在孩子們的眼裏是非常可愛的。經常這個時候會遇到村裏許多夥伴,大家都是這個時候出來捉蟬龜的。
直到天亮了,小孩子們才會依依不舍地回到家裏,清點自己的勝利蟬龜。
小冬冬也是這個時候回到家裏的,將衣袋裏的蟬龜拿出來清點,然後會放在台上或床上,緊張地看著它自頭頂至後胸背中央,慢慢裂開一道蛻皮線,慢慢地自行解脫,就象從一副堅硬的黃褐色盔甲中爬出來一樣,整個過程神秘緊張,神聖莊重,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當蟬的上半身獲得自由以後,這個時候一般會慢慢將雙翼展開。
不過在這個階段,蟬的雙翼還很軟,看到它艱難的樣子,小冬冬有時會忍不住幫它一把,並它盡快從蛹殼裏拉出來,有時會損壞蟬的小腿,或者看到蟬的雙翼彎曲變形,這時他就會很傷心。
小冬冬不知它的雙翼是怎麼變硬的,長大後才從書的描述裏知道。原來它在展開雙翼時,是通過其中的體液管使之展開,體液管由液體壓力而使雙翼伸開。當液體被抽回蟬體內時,展開的雙翼就已經變硬了。
如果在一隻蟬雙翼展開的過程中受到了幹擾,這隻蟬將終生殘廢,也許根本無法飛行。
白天的時候,他同樣會跑出去,捉那些已經蛻了殼,能飛的蟬,尤其是叫的聲音比較的,他是最喜歡的了,估計那時一般的孩子都喜歡。因為捉在手裏,蟬叫得很大聲,就會引來不少夥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