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的屁股快沒了(1 / 2)

到了五年級的時候,郭子濤已經是班長了,掌握著教室的的鎖匙,每次開門的時候一大班同學跟在後麵,鎖門的時候總是要等到最後一個同學,感覺有點飄飄然了。

唉,這個年紀,又是從問題學生到班長的過程,那個不是這樣,我們不要怪郭子濤同學有這樣的感覺。

郭子濤的成績越來越好,那些老師對他也越來越好,待他如子女一樣,經常他送作書本到老師那裏,或有時****問問題的時候,老師們都會將他留下來飲點茶或開水才走,有時還會留他一起吃飯,老師對他是疼愛有加了。

參加了幾次比賽,得了幾次獎,郭子濤記得不是很清楚。就記得參加過一次毛筆比賽,得了個二等獎。

五年級的時候興起了毛筆書法,對於毛筆這個有別於鉛支筆的新鮮墨筆,大大的頭,軟軟的筆尖,同學們是非常感興趣的。

郭子濤一樣很感興趣,記得第一次練習毛筆的時候,老師是叫大家寫一個“春”字。這個春字不好寫啊,大多數同學都寫得歪歪扭扭的,但興致十足,寫完又寫。

當時用的都是草紙,紙質粗糙,但比較便宜。

郭子濤寫得興起,幹脆畫起圖畫來,三橫一撇一捺,下麵的日字畫成了一個哭臉,老師走過來一看,說了一聲:“郭子濤,很有創意。”那時不知老師為什麼這樣說,不過現在想起來,感覺還真是這麼一回事,被三個人騎著的太陽,會笑才是怪事呢。

此後郭子濤還真喜歡上了寫毛筆字,每天睡覺前他一定會練習一個鍾的時間。不過練習的草紙最後還是成了難題,在寫過的草紙上寫了又寫,直到那些紙章全爛了。零錢也用來賣草紙用了,實則上那時基本上是沒有零錢的,又不敢父母要錢賣紙。

有時便拾下樹葉瓦片等一些東西來寫下,不過這些物件寫起來沒感覺。有一天手癢了,又想練下毛筆字,發覺沒什麼可以用琮練筆的,差點想將課本用來練習了。後來瞅下瞅下,終於發現窗戶上的玻璃似乎也是白蒙蒙的,於是試了一下,發覺還可以,手感也不錯。

這讓他得了一個很好的啟發,於是便將奶奶房裏的鏡子“請”了過來,在鏡子裏練習毛筆字的感覺好極了,最重要的就是寫滿了後用布一抹,又可以重新練習了。

這樣反複不斷的練習,郭子濤的毛筆字就越來越好了。不久之後學校裏挑選幾個學生到鎮裏參加毛筆比賽,郭子濤很自然就當選了,那一次鎮裏的比賽,他得了個二等獎。

這件事讓他的父親是非常高興的,因為他的父親也喜歡寫毛筆字,通常新年的時候,自家的對聯都是他父親寫的,這次得獎後,後麵的幾年都是郭子濤寫的了。

這一年一個縣裏的親戚來探訪,郭子濤的華生姑父,當時是縣裏的宣傳部長,算是所有親戚裏最高的官了。來到他字時,無意中發現郭子濤的毛筆字,大為驚歎,馬上叫他父親,將郭子濤帶到縣裏去報讀少年書法班,並對他父親說,以郭子濤的書法天賦,十年之後必有所作為的。

嘻嘻,他父親雖然也讀到高中,那時算不錯的了。但見識上肯定沒有華生姑父的廣了,所以雖然聽了這話,隻當是對自己兒子的讚許,卻沒有往心裏去。

孩子的命運很多時候決定於父親,但那個時候又有多少人可以看得長遠呢?

比賽完不久之後,郭子濤一時興起,就邀馬文新和麥浩揚一同去老村看解放軍以前留下的營地。老村是他爺爺那個年代未遷移時住過的地方,所以他們習慣上叫老村。

麥浩揚那天剛好有事,沒能去,所以郭子濤和馬文新兩人就興致勃勃的踩著郭子濤家的那部鳳凰單車前進了。兩人是輪流踩的,那個踩累了就下來,換另一個上。

從早上8點出發,差不多10點的時候便到了老村,兩人趕到以前解放軍集營的地方,發覺已經沒有一點痕跡。兩人有些沮喪,想起每一年很多解放軍都會在這裏集營,進行各種操演,何等狀觀。

常常有人到軍營收集解放軍的剩菜剩飯,拿回來喂豬喂狗的,更多的人是去遠遠觀看軍人的操習,還有聽那些不停響起的炮轟聲,無人架駕的飛機起飛的樣子。晚上又可以觀看軍人播放的電影,人很多,非常熱鬧。

現在就象是人去茶涼一樣,荒野一片,稀無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