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藝術品“股票”怎麼玩(1 / 2)

封麵文章

作者:大連華訊投資谘詢有限公司

在過去兩三年時間裏,藝術品市場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持續飆升的價格、無比誘人的回報率、令人神往的財富神話……。這一切當然逃脫不了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於是他們推出了一係列“藝術金融產品”:藝術品信托、藝術品基金、藝術品“股票”等。但隨著藝術品價格的暴漲,越來越多的人被擋在了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門外。

“藝術品股票”50天漲17倍

今年1月26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推出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產品正式上市。著名畫家白庚延的兩幅畫作《黃河咆哮》和《燕塞秋》首次上線,分別估價600萬元和500萬元,發行價格均為每份1元人民幣,對應的投資份額為600萬份和500萬份。

所謂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也稱“藝術品權益拆分交易”,即把藝術品的所有權“切”成若幹等份,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份額”,來相應地獲取藝術品增值帶來的收益。也相當於大家一起“團購”藝術品,然後按出資額大小分享收益或承擔風險。這些“份額”也可以在天津文交所的交易平台上流通,投資者可以通過買賣差價,獲得額外的回報。業界也將這種產品稱之為“藝術品股票”,它有效解決了“普通投資人因資金量小無法參與投資藝術品的問題”。

其實“藝術品股票”早前曾被深圳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嚐試舉辦過,但是由於當時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還遠不及今天火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成交量也不大。但是,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這兩隻“藝術品股票”則因為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而一鳴驚人。截至3月16日,發行價均為1元的《黃河咆哮》(20001)和《燕塞秋》(20002)分別收於17.16元和17.07元,不足兩月,漲幅超過1600%,價格達到發行價的17倍。

這兩幅原本估價分別為600萬元和500萬元的作品,如今“身價”也分別飆升至1.0296億元和8535萬元。而作者白庚延其他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最高成交價也不超過400萬元。借助“藝術品股票”,這位生於1940 年的“津派”畫家的作品價格已經堪比張大千、徐悲鴻等近現代大師經典代表作的市場價格,就是比齊白石也毫不遜色了。

就在人們驚恐萬分又略帶豔羨地發出質疑聲的時候,3月11日,天津文交所又推出了第二批藝術品“股票”,包括津籍山水畫家白庚延的7幅畫作和一顆4.34克拉的粉鑽,總價5300萬元,發行價均為每份1元。其中,《浩浩不息》400萬元,《噴薄風雷》500萬元,《龍吟老藤》400萬元,《河漢無極》400萬元,《聲喧亂石》400萬元,《太行秋牧》400萬元,《滄海浪湧》400萬元,4.34克拉粉鑽2400萬元。

這一次的走勢更為驚人:截至3月18日,雖然隻經曆了短短6個交易日,這八隻“藝術品股票”收盤價均為4.34元,漲幅均為334%,原因是這八隻“股票”天天、隻隻漲停。而且換手率很低,可見投資者對“藝術品股票”的未來走勢相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