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板到底長啥樣?(1 / 2)

專題

作者:董登新

國際板的模樣究竟是怎樣的?上交所一直沒有披露過具體方案或細節,這讓人浮想聯翩。在此,筆者試圖對國際板設計架構的某些細節作一些猜想。

①推出時機——境內外藍籌股在市場低位更易於對接定價

在目前A股低迷的弱市狀態下,大多數大盤股、藍籌股的市盈率已回歸至20倍以下,其中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許多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更是低至10倍以下,如果此時推出國際板,大型跨國公司來此掛牌的低估值將對中國投資者更有利。

以國際板首批掛牌呼聲最高的彙豐控股為例,它目前在香港交易所的市盈率大約為14倍,遠高於大陸四大國有銀行的市盈率,如果它此時來國際板發行上市,則發行市盈率應該在10倍以下,試問:這時的國際板還能“高價發行”或“高價圈錢”嗎?

事實上,中國大陸不少中小投資者對大市值股或大盤藍籌股比較淡漠,因此除了大牛市之外的任何其他時段,A股市場的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與發達市場基本一致,或是更低。也就是說,除了大牛市,其他時間任何時點推出國際板,都有利於國際板掛牌公司與境內大盤藍籌股對接定價。

②掛牌品種——股票、CDR或CDS及ETF

在討論國際板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的問題是:國際板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掛牌?掛牌的品種都有哪些?因為這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既然國際板是為滿足投資者跨境投資以及多市場投資的需要而設計的,那麼,國際板將會為投資者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投資品種,正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

根據世界各國股市開放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對國際板的掛牌方式及掛牌品種的設計可以更加包容、更加多樣化,不必局限於某種形式。概括地講,隻要讓投資者達到跨境投資及多市場投資境外股票的目的,國際板掛牌的係列投資品種,可以包括境外股票、股票存托憑證(CDR或CDS)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在這三大係列掛牌品種中,每個大類品種又可以區分為“融資性掛牌”與“非融資性掛牌”兩種情形。因此,國際板掛牌並不一定全是“融資性掛牌”。

③上市標準——按季分紅

什麼樣的境外股票與股票存托憑證,有資格在國際板掛牌,這一標準十分重要,它不僅決定了國際板的屬性或性質,同時也決定了國際板的品質和質量。既然上交所的國際板定位是“大市值板”和“藍籌板”,那麼,國際板掛牌的上市公司就應該是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因此,國際板絕不應該給“紅籌股”放水,紅籌股回歸可以有其他途徑,不能因為紅籌股回歸而降低了國際板的上市標準。這也是對境內投資者權益的保護。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什麼樣的跨國公司才能在國際板掛牌?筆者認為,最重要的認定標準有兩個:一是公司規模足夠大,至少應該進入世界500強;二是公司盈利能力足夠強,並在近三年一直對股東實施高水平的“按季分紅”。這是國際板上市公司對中國投資者高水平回報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證。

④計價貨幣——人民幣

貨幣具有“排他性”。一個國家或地區隻能采用一種貨幣來報價、交易或結算。今天的B股市場已無存在價值,它的關閉與清盤隻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遲早的事情。

不過,國際板的推出,與B股市場毫無關聯。當然,國際板更不可能成為第二個B股市場。人民幣標價的國際板,不涉及直接的外彙兌換,但它為境內投資者提供了便利的跨境投資的機會,這是變相的放鬆資本管製,也是人民幣走向資本項目可兌換的一種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