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大眾經濟學叢書”
品味
作者:王素娟
生活中的經濟學
作者:李鎮西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雄鷹說:“生活的真諦在於衝破懸崖瀑布的呐喊,展開雙翼在藍天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種子說:“生活的真諦在於衝破泥土的艱辛,浸透奮鬥的淚泉,灑遍犧牲的血雨!”
溪流說:“生活的真諦在於一路勇往直前,歡歌與悲鳴同在,喜悅與憂戚摻雜,然而有的是激情,有的是信心,有的是豪邁,因為,大海就在前方!”
我說:“生活的真諦就在於生活本身,就在於生活中那些零零散散,看似瑣碎細小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勤奮的人善於運用智慧透過生活的現象尋找出生活的本質規律,從而為自己所用,做生活的主導者。而懶惰的人,則容易被生活的繁瑣蒙住眼睛,一輩子做生活的奴隸,為生活所累。”
“大眾經濟學叢書”的作者就是生活的智者,他透過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股市波動、房價暴漲、加息、失業等紛繁雜亂的現象揭示出其背後蘊含的經濟學規律。“大眾經濟學叢書”包括《生活中的經濟學》、《生活中的金融學》及《生活中的管理學》三本書,其本意在於用經濟學的原理來解讀大眾故事,使普通大眾通過閱讀這些故事並分析其中蘊含的經濟學哲理,最終掌握經濟學理論和經濟學思維方式,從而熟練地把經濟學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正因為資源的稀缺性,人們不得不麵對各種各樣的權衡取舍,我們才需要研究人們如何作出決策,如何進行相互交易,影響經濟與社會分配的因素有哪些,經濟發展的趨勢如何。這些正是《生活中的經濟學》講述的主要內容。本書第一篇經濟學基礎透過生活中抵製日貨、分配年終獎等現象揭示出經濟學的本質——資源的稀缺及取舍抉擇。在第一篇的基礎上,本書第二篇微觀經濟學通過無形的手、蒙牛的神牛之路、優惠券的秘密等案例,講述了影響人們決策及影響經濟與社會分配的因素,包括市場無形的手的力量、供給與需求、企業競爭與生產成本、市場結構、價格歧視、信息不對稱等。最後本書第三篇宏觀經濟解讀,通過過山車、宏觀數據解讀等來詮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如GDP、消費物價指數、通貨膨脹、彙率等,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其作用機製。總之,《生活中的經濟學》意在告訴大家,經濟學並不是你想的那麼可怕,你可以通過你身邊常見的各種現象,逐漸接觸經濟學,通過本書對現象的解釋,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精通經濟學,也可以成為經濟學家。
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研究如何跨越時間和空間來配置資源。“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裏的“利”就包括錢。由錢引伸出的金融,如同影子一樣,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存取款、炒股、轉賬、繳費、信用卡等,因此,掌握一些基礎的金融知識,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身邊的種種金融現象,從而更好地處理自身的金融事務。《生活中的金融學》拋開了教科書的模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金融學的相關知識,將懸在空中的金融理論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金融學變得平易近人,成為真正幫助我們了解金融的一把鑰匙。
作為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的一門新學科,管理學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實現效率最大化。《生活中的管理學》包括三篇內容,既有宏觀的思維及方法論,又有微觀的處事、做人的方法,意在督促員工不斷從生活與工作中思考、總結有效的管理理念,運用科學的管理工具,讓企業的文化及價值觀融入每一位員工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