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入流法脈平心地,直心道場築根基(1 / 2)

第十六回入流法脈平心地,直心道場築根基

八個學生都整整齊齊的坐在禪堂前麵的蒲團上,都期待著祖師趕緊進來給他們開示修行的精要。這八個學生,性格取都是那種對神秘事物愛鑽研型的,在學校利用業餘時間看過一些佛經道經甚至易經。

馬興天是成都人,在重慶大學上學,個頭比較高,是個特別愛轉牛角尖的人。研究易經比較深一點,喜歡預測,對洛書河圖略知一二。

齊羽鴻和羅茜茜也喜歡一些算命的書籍,從自己的命相上看自己有華蓋之命,所以才對佛道方麵比較感興趣的。實修方麵比較喜歡打坐,打坐時能見到一些光影境界。

齊羽鴻性格好靜,也喜歡運動、看書、打坐、站樁、練古箏、音樂和打乒乓球,但總的來說是個比較宅的女孩。羅茜茜則正好相反,活潑外向,愛好古琴和運動,還喜歡寫一點詩詞,熱愛生活,勇於追求。

楊東東、慕容真和許力強佛道的經典都喜歡讀,但是對丹經比較酷愛一些。實修方麵主要是打坐意守下丹田,但一直沒有大的突破。

楊東東主要鑽研的是西派的丹道,以清修為主,曾經花錢向人學過一段時間的金丹法門。慕容真則相信內景圖是丹道的精髓,相信丹道步步都有驗證,整天為破解內景圖而苦思冥想。

魏明安和李懷德則是對佛法更感興趣一些,讀了大量的佛經,發心開悟解脫,普度眾生。實修方麵也比較喜歡打坐禪定,打坐時能見到一些光影。魏明安和李懷德都喜歡大乘佛法,但對小乘禪定也能身體力行,堅信自果未圓,而度他者,無有是處。

這時,祖師從門口輕盈的走了進來,136歲了,步履還是那麼穩健。滿頭銀發,白須飄然,一身白衣,宛然仙風道骨,飄然欲飛的感覺。

祖師和大家打了聲招呼,就又把洛書河圖掛在那裏開始講了。

他說,上古河洛,包羅萬象。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相同的河洛,你發現了它,把它畫成河圖,它就是河圖,把它畫成洛書,它就是洛書。你把它寫成佛經,它就是佛法。你把它寫成丹經,它就是丹道。儒釋道回耶,甚至一些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其實都是在演繹內在的河洛。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至於它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我們不給它命名,它還在那裏。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它就是一種文化,一門學科,甚至很多宗教,或者很多的修煉法門。

在我們沒有徹底解讀完內在的河洛之前,我們所認識的都是千差萬別的東西。隻有徹底解譯完內在的河洛,就會明白,這世上隻有一乘法,那就是這內在的河洛之法。

我們中華古人,早已經把河洛演繹成周易,先後天八卦,甚至奇門遁甲,還把它應用到治國齊家平天下中去。

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厚德載物,德潤天下濟蒼生。這就是內在的河洛所具有的特點,我們隻要發現它,認識它,就能從中找到我們想要的一切智慧。從而了生脫死,再無疑惑。

馬興天聽得高興,非常興奮。心下尋思著,這河洛、周易、八卦、奇門正是他最愛鑽研的,如今祖師的法脈就是從這裏麵來的,我學起來不是就比較容易了。於是就舉手向祖師提問,怎樣才能看見內在的河洛?

祖師說到,我們凡人生下來,本來清淨,內在河洛自然運轉,隻是後天意識逐漸熏染,讓內在河洛蒙上了一層黑液,所以就不容易看見了。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