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遍踏靈山尋芳蹤,野參成精戲儒生
老李和老孫交接完工作和賬目後,和所有人一個個都道了別,最後拜別祖師下山了。
一真這幾天也沒去觀音洞打坐,隻是每天在自己的寮房打坐八個小時。山上的生活一如既往的清靜簡單。
老王在後院養了幾箱土蜜蜂,說是這靈山上的野花藥性很好,釀的花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這天一大早,老王聽一行說胡鈴卿在這山上種植的有西洋參,就想自己也種一點,央求一真帶他去找找胡鈴卿要幾根西洋參苗苗。
一真知道胡鈴卿並非凡人,因此山上種藥一事也純屬子烏虛有。就對老王說,“我也不知道她家在哪,而且現在也不是種植西洋參的季節,還是等到了明年再說吧。”
一真在心裏又想起了胡鈴卿和孟皎娥,突然想起祖師之前講過的一句話,“心中至愛古仙容,身外相應月鈴瓏。”
這句話在一真心中曾經出現過幾次,心中至愛古仙容這個好理解,身外相應,身外怎麼相應?難道自性中會化出一個活人出來不成?
一真雖然已斷見惑,對內景中見到的凡所有相都不再迷惑,而且知道根源。但對祖師的這兩句話還是無法理解。感覺人生如夢如幻,隻盼著自己早證金仙,也好早點把這謎團打破。
一真突然想到山上走走,也許能挖到一兩顆野人參呢。
於是一真去找一明一行,邀請他倆一起上山挖人參,一明一行一聽,都很樂意上山走走,於是就答應了一真的邀請。
然後三人都去廚房問老王找了工具,一真找到一把小鐵鏟,一明和一行一人找到一把種花挖土的小挖鋤,三人一起就往西北桃林的方向走去。
靈山的深秋一片緋紅,滿山的紅葉,楓林如同天然畫廊一般。白的雲霧,紅的楓葉,綠的鬆柏,黃的銀杏,藍藍的天空。滿山的層林五彩繽紛的煞是迷人。
白鷺驚飛,畫眉婉轉啼。空青一色,層林盡染緋。秋色怡人,安居靈山心曠達。
鈴卿與皎娥已飛,秋水共長天還青。妙色歌舞今何在?天音繚繞總不息。
一路上美景如畫,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好不熱鬧。
一行對一真說,“胡鈴卿的家是不是在前麵桃林背後?”
一真想起十五晚上的事情,心裏知道在桃林背後也不可能找到胡鈴卿的家。
就對一行說,“我們是上山挖野人參,不是去挖人家種的人參。”
一行說,“哦,那去她家看看她種的人參的樣子總該可以吧?”
一真說,“說真的,我真不知道她家住在哪裏。”
一明問一真,“十五晚上你去見胡鈴卿,怎麼後來又進入坐忘了?”
一真也不瞞一明和一行,就把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一明和一行也覺得此事非常奇怪,不可思議。
一行對一真說,“你有沒有跟祖師說過?祖師一定知道其中原委。”
一真說,“修行人要向內求,最好自己找出答案才好。再說這兩位女子都很善良,既然出現,就說明我遲早會破了這個迷團的。隻希望我們早日證到金仙,才好明白這裏麵的原委。”
一明說,“那我們就好好用功修吧。好了,我們去前麵桃林附近看看。
走到桃林跟前,回想起那日桃林吹簫的情景,一真突然想翻過山坡去找找王婆的家,看看倒底有沒有王婆這個人在。
於是一真帶著一明一行,穿過桃林,翻過前麵山坡下到山溝裏麵,果然看到幾間破屋。
走進破屋,才發現這是幾間早就沒人居住的廢宅,屋頂破漏,牆壁歪塌,屋內的地上已經是野草過人。但是屋前院子邊上的一片竹林卻長得非常茂密。院子裏的兩顆很大的榆錢樹上還有兩個喜鵲窩。喜鵲在樹上飛來飛去的,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好像在歡迎這遠方來的客人。
三人穿過院子,發現路邊有一片柏樹林,樹林裏麵很是幽靜。三人走進樹林,一眼就看見樹林裏麵有個墓碑,墓碑後麵還有幾個墳包。
走進墓碑一看,墓碑上竟然寫著“王婆之墓”幾個大字,再看旁邊小字,竟然寫著鄰孫鈴卿祭拜的字樣,再看時間是公元二O八五年五月初五,距現在己經快三十年了。想這鄰孫鈴卿能為鄰居王婆立此墓碑,算如今若不過世,也應該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了吧。